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28章:造船 阅读设置

第128章:造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璎把火铳截短了,长度只有两尺半,一个人拿着轻便多了,射击的姿势也就比较随意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射击速度,这才是最重要的,改造的目的就是这个。还有美中不足的是射击操作还是需要两个人,一个专管火种和点火。这是没办法的是,没有击发药嘛,只能明火点燃引火的药捻子。

    击发药就是所谓的底火,你拿起一颗步枪子弹看它的底部,圆心处有个小圆,那就是底火,在撞针的撞击下它引燃子弹壳里的火药,于是子弹就激发了。

    底火里是特殊的火药,对于古代人来说就是高科技,不下功夫搞不出来。再者说,火铳没有现代那种成品子弹,就算搞出来做底火的火药也没法使用。

    刘璎给截短了的火铳起个名字叫“短铳”。

    测试的结果挺理想的,从原来的火铳射速一分钟提高到短铳的半分钟。这个效率已经很惊人了,要知道,现在朱家军的火铳手是三五分钟才能打一枪。

    枪管短了射程就会短,原来的火铳有效射程有70步(100米),短铳的测试结果是40步(60米),这已经很理想了。

    这是有效射程,就是有杀伤力的射程。

    实验结束了,参加测试的家丁晚饭都有加菜,算是赏赐,手脚最快的一个家丁特意赏银一两,相当于半个月的月例钱,很丰厚了。事前说了:打的快的有赏,说了就要赏。

    射速快,这是很大的优势。测试成功后,刘璎决定火器营的火铳大部分都采用短铳。一个伍有火铳三支,除保留一支旧火铳外,其余的两支改用短铳。每个伍有五到七人,因为一支火铳需要两人操作,所以只能装备三支。

    火铳发射需要明火点燃,这种笨拙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火铳的使用。点火就占用了一个人手,如果枪手自己点火则影响瞄准,火种还容易失火出事故。现在没有底火原料也就只能如此。

    火药方面的进步完全靠化学科技,此时的科学技术太落后了,化学还停留在炼丹的阶段。古人炼丹的动力是妄想获得长生不老药,与发展生产风马牛不相及,能取得一些“科学”成就纯属于歪打正着。所以,就算刘璎知道一些化学原理,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很难搞出先进的火药。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刘璎,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出办法,最起码眼下没辙。

    ……

    刘璎回来时,展七雄正等着他。

    “展七雄,你有事吗?”

    “是,有事向大少爷禀报。”

    “进来坐下说。”

    船场里,做办事处的这个院子极简单,只有一进,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原本就是船场的办事处,展七雄等几个人都在那里。刘璎来了就居于正房,他是主人嘛。可是刘璎没有做主人的自觉,他不想打搅别人的正常工作,于是他坚持倒出正房,自己搬到东厢房里,只是把带来的技术文档和文书张勤安置在正房里。现在又多了一个私塾,张先生和学堂占用了西厢房。一下子把这个小小的院子塞的满满当当的。

    展七雄随着刘璎进了东厢房,刘璎坐下后,展七雄坐在下手说话。

    “大少爷今天试验短火铳如何?可顺利?”

    “哦,你也蛮上心啊,好,好。”

    刘璎简单说了试验情况,展七雄也很高兴。男人嘛,都爱舞刀弄枪的。

    “你有什么事?说吧。”

    “我是向大少爷禀报,去泉州的人回来了,带回来五个造船的老工匠,其中还有两个阿拉伯人。哦,他们都会说咱们的话。请大少爷的示下,是不是见他们?什么时候见?”

    “哦,这事办的好,办事人要打赏。今天晚了,我也累了。后天我不上学,就后天见吧。”

    刘璎每日要上学,比如今天就是上午上学,下午去测试短铳。学堂每十天有两天休息。后天是12月1日,逢一二不上学。

    话说完了,可是展七雄还没有走的意思,坐在那看着刘璎。刘璎看了他一眼也是纳闷,于是问道:“还有事吗?”

    展七雄挺尴尬的,说道:“如果大少爷累了我就先回去,有什么事改天再说。”

    哦,刘璎想起来了,刚才自己说今天累了,这让展七雄犹豫,是不是继续说,显然他还有事。

    刘璎故意的振作一下坐直身体,说道:“有事就说吧,我不累。”

    展七雄:“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大事。看大少爷的意思咱们这边的船厂将来还要造大船,还有独轮车什么的工场作坊也要增加出产,这样一来铁料用的会越来越多,从老家那边运过来总是不方便。我以前就对您提起过,是不是在福建这边也开个矿场呢?我没别的事,就是希望大少爷考虑这个事。”

    展七雄说话也是犹犹豫豫的,因为他的身份是奴仆,自己可以有见解,但是绝对不能有教训主人的嫌疑。他不知道的是刘璎不会计较这些,在现代人的眼里没有主子奴才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此时刘璎只是适应环境而已,社会如此,他也不能坏了规矩。

    因此,刘璎并没有异样,还是很自然的说:“你说的这个事我记着呢,你想的对,我们自己有个就近的矿场当然便利。家父的犹豫是担心泄露机密。你也是知道的,咱们的矿场里有不少好东西,都是独门技巧,也是生财之道,家父的担心不无道理。其实细想起来,即便有些技巧泄露出去也不见得是坏事。比如说我们用吹风的办法来代替搅拌的办法生产熟铁,这个技巧不是从廖凯的矿场泄露出去了吗?现在使用这个办法的已经很多了。因此现在市面上的熟铁已经比几年前多了,价格也便宜了。这不是天下人都受益吗?天下富足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这其中也包括你我。”

    展七雄:“是,是,您有怀天下之心让小的我敬佩。我是想只要能在这边办矿场就方便我们使用铁料,我已经使人去寻找了,这边大小矿场很多,总能找到。只要老家大爷能点头,这边的事情都好办。大少爷,其实我们在这边出产锻铁也是可以的,只要管住人,技巧的机密一样能保守。”

    锻铁就是球墨铸铁,这是刘璎给起的名子,很贴切,又避免“球墨”两个字让人不懂,这两个字还有泄露机密的可能。

    刘谨等刘家人很看重锻铁,认为是了不得的偏方窍门,更是生财之道,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像对待祖传秘方那样来保守机密。其实刘家矿场里新技术还不只有锻铁,其他还有一些,比如使用焦炭。正是因为担心泄露机密才是不愿意在外地建立矿场的原因,总之就是保守。

    刘璎也不好自作主张,父亲的话不能不听,现在的刘家还轮不到刘璎做主。他的父亲爷爷都在,更主要的是他还年幼,长幼有序的伦理他还是要遵守的。所以他现在就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在福建的矿场不使用自家的新技术,就近开一个普通的矿场,可以方便得到所需的铁料,免除翻山越岭用驮马运输。

    这个主意他已经写信问父亲了,还没回信,可是刘璎知道父亲会同意的,只要不泄露秘方就没问题。

    刘璎对展七雄说道:“你继续找矿场,确定之前你要亲自去看,要查看矿石品位如何?出产如何?还有交通、工匠生活是否便利等等。价钱到不必计较,多花点钱没什么。矿场确定后就招收冶铁工匠。”

    展七雄:“是,一定照大少爷说的办。您歇着吧。”

    说罢,他恭敬地行礼,转身出去了。

    ……

    刘璎的目光一直盯着海外,要出海的第一步就要有船,买船当然便利,只要有钱,买船更方便。但是也需要自己造船,特别是有特殊功能的船,比如战船还是需要自己造。

    为了造大船,在船场里一直在收集储存木料,其中最重要的是适合做船只龙骨的木料,就是船体的骨干,作龙骨的木料要足够长,直径足够粗,材质要坚韧。

    动力锯也准备了三台,在一个工场里有一个以上动力锯的还是头一个,因为大船需要的木料多,需要提高型材的加工能力。

    此外还新建一个织布作坊,专门生产用于风帆的布匹。还有一个专门生产绳索的作坊,出产船用的棕绳。

    以风帆为动力的船,需要大量的绳索,而且是特别结实牢固的。

    总之,为制造大船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与展七雄谈话后的第三天,刘璎不上学,按约定,展七雄带着新招收来的五名造船工匠来见刘璎,一同来的还有船场主事谢十三。谢十三是包家寨船场的头,被刘璎带来福建的,现在是这里船场的主事,就是厂长。

    新来的这五个人都是造船的大工匠,按现代的话说,是技师或工程师,是船厂的技术骨干。他们中的两个是阿拉伯人。

    这些人见到刘璎,知道他是主人的身份,因此他们站成一排给刘璎施礼,就是作揖。他们不是刘家的奴隶也就用不着下跪。两个阿拉伯人也懂得汉人的礼仪,除了相貌不同,其他的真看不出什么出奇的。

    在泉州有不少阿拉伯人的移民,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有的甚至是第二代了。这些人就不会有语言障碍,汉语说的很好,说的是泉州本地方言。他们也都懂得汉语文字,读写都没问题。语言文字都没有障碍就方便了交流了。

    刘璎是有准备的,他已经准备了三份图。这些图有国内使用的船,此时有代表性的就是陈友谅的战舰了。也有西洋船,还有一份是大航海时代的战舰,因为大航海时代还没到来,这式样有些超前了,阿拉伯人也未必见过。

    至于更先进的现代军舰就不要想了,现在没有动力,蒸汽机都没有,完全靠风力,所以现代船只的式样肯定不适用。

    看着这些图,一个阿拉伯工匠脱口而出,说:“这不是商船,是战舰!”

    是的,刘璎要的就是战舰。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