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十一月中旬精心筹备了一个多月的玻璃窑终于点火开始生产玻璃了。
把烧玻璃的原料放到坩埚里,两个工匠把坩埚抬到窑里去烧。刘璎站在旁边指导着每一个步骤。
玻璃熔化不需要太高的温度,时间不长就看到坩埚里的原料熔化了变成了溶液。刘璎指挥着工匠把坩埚抬出来,向铅槽子里浇注,等溶液降低温度,玻璃就成型了。
现在需要的是平板玻璃,刘璎采用的成型方法是浮法,这办法在现代也是很先进的。就是把玻璃溶液注入熔化的锡铅液体中,液体玻璃比重轻,就会漂浮在锡铅溶液之上,待冷却成型就是平板玻璃。这个办法的优点是玻璃表面非常平整,没有波纹,透过玻璃观察物体不会走形。
玻璃定型后都竖立着排放,放到回火窑里回火。回火的目的是去除玻璃的内部应力,使得玻璃不容易粉碎。最后彻底冷却就是玻璃板的毛坯了。
玻璃坯料的尺寸取决于锡铅溶液槽子的大小,现在的尺寸是长一尺二,宽七寸。
在场的刘珞和工匠们看到成品的玻璃都欢呼起来,他们那里见过这么好的玻璃呀?都觉得了不起。刘珞心里对大哥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是真心的敬佩。同时他也感觉到大哥给自己的这份差事很有脸面。
玻璃毛坯的边沿不规整,需要切割掉。这个工作是负责保管成品工匠的,刘璎在这一工序安排一名工匠。他的职责就是把玻璃的成品包装成箱,登记入库。有需要玻璃的到他这里领取,并按照要求切割玻璃。比如火铳的点火盒子需要的玻璃盖子,他就要按要求切割成小块。
切割玻璃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现在切割玻璃毛坯的边沿,刘璎就把他叫过来,演示给他看,一边切割一边讲解。
修整好的玻璃是长一尺,宽六寸多,这是算好了的黄金分割的尺寸。玻璃的尺寸不大,但是针对眼下的用途已经够用了。即便如此,一尺大的高质量玻璃,此时已经是了不起的了。如果拿出去销售,相信都是天价,当然刘璎根本就没打算卖。
。。。。。。
对于具备现代知识的刘璎来说制造玻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只要下决心去做,没有什么难度。
现在第一窑玻璃烧制出来了,待冷却后刘璎拿起玻璃仔细观看,玻璃的表面光洁度很好,透明度也没问题,但是他发现内部有杂质,星星点点的还不少。怎么会这样呢?
刘珞和旁边的工匠都兴奋无比,他们可不认为有什么瑕疵,都以为是了不起的宝贝。因此他们看着刘璎没有高兴的样子,还皱着眉头,都很不理解。
刘璎放下玻璃去原料区院子去检查。各种原料都在大大小小的笸箩里,刘璎一样一样地查看,看得工匠直发毛,以为自己出了什么纰漏,都忐忑不安的站在旁边,大气也不敢出。
该看的都看了,也没发现有什么毛病,刘璎很郁闷,一言不发地走了。
刘珞一路跟着看,他是没有看懂,只是知道大哥不高兴。于是他冲着备料的两个工匠瞪了一眼,也气哼哼地跟着大哥走了。
这一下那两个工匠哭的心都有了,可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到了第二天又烧制了一窑,这一次奇迹出现了,刘璎发现杂质居然不见了!
刘璎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他终于想明白了:问题出在坩埚上。虽然坩埚事先经过了烧制,但不彻底,有渣滓混入了玻璃溶液。原来如此!这第一炉等于是烧制坩埚了。
他们这个玻璃烧制窑比较小,前几次做试验玻璃溶液比较少,成品玻璃五六块。在进入正常生产后每一炉可以产出十块左右。一天可以烧两炉,算下来一个月可以生产五六百块。产量很小,但是足够用了。
以苍龙号来说,驾驶舱的四面都需要安装玻璃窗,并且面积要大,才能视野开阔。算下来需要四五十块。后舵舱几块玻璃就行了。其他的有窗户的舱室四五十个,每个舱室只有一个一尺多的小窗户,只能安装一块玻璃。合计下来苍龙号需要一百块玻璃,这是眼下最大的一笔需要。
火铳的点火盒子只需要一小块,目前火铳的总数量不多。
还有一个需要,也是苍龙号上用得着的,就是气死风灯。叫这个名字就是不怕风吹的意思。
这种灯有两层罩子,外面大多是薄丝绸或者纸糊的,内层是金属丝网,一般都是铜丝。丝网的作用是隔离明火,避免把灯罩子点燃。这种灯用在船上最大的问题是亮度不够,远了就看不清。
现在可以用玻璃替换外面的罩子,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码比以前强。
另外一项应用是冶铁炼钢使用的深色玻璃,有各种颜色,用于掌握火候和成分。这一项还需要试验添加有颜色的原料。
总而言之,一个月的产量就能应付眼下所有的需要。现在的产量就是过剩的。但是刘璎告诉刘珞说,继续正常生产,直到库房堆满了为止。但是要坚决杜绝流失到市面上,包括自家也不要使用。刘珞答应着,但是他很难理解,难道家里的窗户安装一块不好吗?那样一来屋里有多亮堂啊?
此时刘璎根本就没打算把玻璃推向市场,如果要做买卖,把玻璃做成镜子那更值钱。现在的镜子还是铜镜,与玻璃镜子相差甚远。
玻璃的另外一个用途刘璎不会排斥,并且准备实施,那就是制作望远镜。这东西原本是大航海时代西洋人带来的,对于航海是很重要的工具,现在自家有了军舰,如果能装备望远镜也是对军力的提升。
还有民用的眼镜,近视眼的人很多,还有上了年纪的人有老花眼的,眼镜都能极大地改善他们的视力。
但是做眼镜或者望远镜都需要光学玻璃,现在有了烧制玻璃的经验,制造光学玻璃也不难,仅仅是原料的差别。
此时苍龙号正行驶在大海上。
按农历说,最冷的天气在十二月,苍龙号出行是十一月初,也是比较冷的时候了。这是苍龙号的首航,也是实验性的一次出航。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地是琉球,从纬度上说相当于大陆的长江一带,因此天气还不是特别的冷。
冬季多北风,这两艘船的小船队是一路向东,属于侧风行驶,也是比较理想的风向了。
两船之间通消息主要靠悬挂旗帜。此时的航海事业还不那么发达,海上通信还没有建立统一标准,不同伙的船就要靠事先约定。事先说好,什么旗帜表示什么意思。
苍龙号是新船,可它是按军队管理的,当然比民间船只正规的多。为了统一信号和协调航行,展七雄派出一个二副叫王文亮,领着两个信号兵登上雇来的商船,以协调两艘船的通信。
民船还是老式的风帆,速度慢,因此展七雄让它行驶在前边,苍龙号跟在后边。苍龙号只升起一个主帆,辅助两个三角帆就足够了。
苍龙号是双桅船,有一主一副两个方帆,辅助三角帆正常情况下有五个,必要时还可以增加。因此,它的行驶速度是很快的。
这艘民船也是经常出海的,船上也有大炮,是两门炮,在下一层的船舱里,左右舷各一门,这两门炮的口径都不大,略强于虎蹲炮而已。出海以后,大炮舱室的窗户就卸下来了,露出了炮口。
苍龙号的火炮,其炮位在甲板上,一共四门。出海后四门炮就都推到甲板上,各就各炮位,看上去威风凛凛。
在船的后部测舷旁,左右各固定着一艘冲锋舟,这是应急用的。
出海的苍龙号真是好威风,那个民船老大看着也是羡慕不已,与这么强大的船在一起,他心里也安稳,安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到琉球的路程大约一千五百里,此时商船的速度要走三到五天。白天视线好没问题,到了夜间怎么办呢?难道就停船吗。要知道,海上的航线都是找岛屿多的地方走,有参照物避免迷失航向。可是有岛屿的地方就有暗礁,就有搁浅的危险,所以视线不好就增加了危险性。
在现代里有危险的岛礁都有航标灯,可是古代里没有这些完善的设施。于是在夜间,不熟悉的地方就要停船,或者慢速航行。
船队航行,各船之间要保持距离,太远了失去联系,太近了容易碰撞,这就要加强联络。夜间看不到旗帜了,只有靠灯光联络,此时船上用的就是气死风灯。就是刘璎准备给它换上玻璃罩子的那种灯。
作为信号标志的灯不太亮,对展七雄来说是司空见惯,他不觉得有问题。刘璎也知道船上的灯不太亮,打信号会误事,可是刘璎就不会习以为常,而是要设法改进。
装上玻璃罩子仅仅是第一步,以后还会做出更好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