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89章:准备出海 阅读设置

第189章:准备出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璎再次来到北竿岛,此来是为了两件事,其一,商船队再次出海,其二是造火炮。

    这一次船队走大陆的沿海航路,刘璎嘱咐展七雄小心躲避战乱,遇事不要逞强,不要留后患。

    刘璎问:“这一次你们要给山东的商铺带货,吴志友给准备好了吗?”

    为了取的菱镁石,在山东城阳(就是青岛)有一间商铺,它的货物需要不断的补充,这件事归吴志友管。

    展七雄:“吴总管都送来了,他还交代说,回来的时候带一些菱镁石。”

    刘璎说:“这一次去高丽还要办一件事。我听说高丽的铁矿石品质很好,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此你带上一个懂矿石的工匠,让他设法打探清楚。是不是确实有好矿,矿在那里,最好能带回铁矿石的样品。不过还要嘱咐你一句,这件事不十分好办,因为要看高丽国的冶铁业的情况,如果他们很落后,就有可能问不到什么。所以如果毫无消息,你也不要责怪任何人。”

    刘璎推说是传闻,实际上是现代的知识,朝鲜出产的矿石品位不错。现代里朝鲜很艰难,他们出口的东西有限,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铁矿石。对此,现代人都是知道的。

    但是,展七雄去的是高丽国的南方,而优质铁矿在北方,所以这个任务有难度,除非高丽已经开发了那里的铁矿,并且有一定的名气,否则很可能无功而返。

    他知道展七雄脾气不好,因此事先警告,否则在外面容易出事。

    展七雄:“是,您的话我记下了。大少爷,如果高丽却有好的矿石,您是不是打算在那边开矿场啊?”

    刘璎:“这个嘛。。。。。。以后再说吧。”

    在另外一个国家办实业是有风险的,并且需要与当地官府拉关系。把矿石买回来是最妥稳的,因为海运的成本很低,其他的运输方式就不行了。

    刘璎又问:“在那里找通事方便吗?”

    通事就是翻译。

    展七雄说:“那边汉人不少,找个通事很容易。这一次我们还是去全州,那里已经有些熟人了,好办事情。”

    刘璎:“前两次出海回来都听你说一些见闻,可见你说用心的。你不如做书面的记录,记下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有用的消息。回来后这些记录都存档,以后是有用的。”

    展七雄:“大少爷您知道的,我认字也会写,但是不会写文章啊?”

    刘璎:“没关系,不是让你写文章,见到什么就记下来,就像说话一样,能看懂就行,回来交给我,我重写一遍不就行啦。”

    古代可是没有白话文,写在书面上的都是文言,所以展七雄很为难。

    举个例子:司马迁写的史记,陈涉世家,开头有几句话,说的是陈涉给别人当佣工干活的时候与同伴们的对话。

    这些人都是最底层的穷苦人,肯定是文盲,说话哪能出口成章呢?可是你看司马迁是怎么写的?

    陈涉说:“苟富贵,勿相忘。”他的同伴笑着回答:“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一下:

    陈涉说:“将来谁发达了不要忘了穷哥们儿。”他的同伴笑着回答:“都混的卖苦力的份上了,哪儿来的富贵?”陈涉叹息说:“唉,小家雀儿那里知道大雁的远大志向呢?”

    这几句话是非常有名的,读书人基本都知道。

    按道理说,记录历史应该是原话,陈涉这伙人都是文盲,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可是古代的书面文字就是这样的,绝对没有白话文,刘璎也不能改变此时的文风。

    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就懂得了展七雄为何为难了。

    。。。。。。

    刘璎问:“高丽国的粮食容易收购吗?”

    展七雄答道:“我们上次去的是全州,那里是高丽国的产粮地区,这几年都没有灾害,粮食很多,也便宜,很容易收购。最多的是稻米,其他的还有小麦、高粱、谷子、大豆。”

    刘璎:“那就好,买进的货还是以粮食为主。回程路过山东的时候,在那里留下一批粮食。山东城阳铺子掌柜的是谁?”

    展七雄:“城阳商铺掌柜的叫陆文利,是今年才调过去的。”

    刘璎:“哦,这名字好像听说过。你们去的时候就告诉他,让他准备粮仓,增加人手,开一个粮店,主要是对粮食商贩批发出售。”

    刘璎这是要输入粮食了,在山东这个口岸输入粮食就可以缓解北方的粮荒,也会影响到北方的粮价。

    由于战乱,并且主要战场就在全国的粮仓江浙地区,所以全国普遍缺粮,粮价暴涨。在江浙一带还好,一石稻米的价钱也超过一两五钱了,北方已经有突破二两的了。

    注:正常的价格应该在七钱银上下。

    白银的基本单位是两。是16两1斤的两,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

    展七雄说:“城阳的铺子是买了一块地自己盖的房子,地皮有十亩,很宽绰,足够建粮仓的。”

    这个铺子是展七雄经手建的,所以他很清楚。

    粮仓建筑不是普通房屋,它的要求是遮风、挡雨、防潮、通风等,有高规格的也有简易的。

    最简易的要建一个高台地基,周围有柱子,堆积袋装的粮食后,四周用芦席围挡,依靠绳子和柱子固定芦席,顶部用稻草做防雨的屋顶。

    由此可知,这种仓比房屋简单的多。

    既然建粮仓就要有保护的人员,要防雨、防火、防盗。

    刘璎说道:“在山东是头一次卖粮,就不要太多了,给他们留下一千石吧。不要管你们买入的价格多少,出售的价格按照当地粮价降低一到两成出售,要给经销商留出余地,最终零售的粮价略低于市价即可。注意不能定价太低。”

    一千石是个数字,在实际中它是个什么概念呢?要形象化才好理解。

    先说一艘船能装多少粮食。一千料的船相当于五百吨的排水量,也就是说船体加上货物总量不能超过五百吨。一般的说载货重量是排水量的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简化计算就是一半,那么一千料的船可以载货250吨。一石等于120斤,合60公斤,1000石就是60吨。大约是一艘船载重量的四分之一。考虑到船舱一般不会装太慢,那就是少半船的粮食。

    从粮仓角度看,如果相当于一间房子大小的粮仓,粗略计算可以存储约20吨粮食。那么1000石的粮食就需要三个粮仓。

    再说一千石粮食的社会价值。古代人口稀少,一个县大约有一千户到一万户之间。每户一个月至少要消耗一旦米。由此可知,在缺粮的情况下,一千石米可以让一个县维持一个月。由此可知,中国的市场巨大,这一千石粮食对局部有影响,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力微乎其微。

    最后说商业利润。假如从高丽购入价格是七钱一石,批发价一两七钱,则毛利一两,一千石就是一千两的毛利。利润很可观了。

    。。。。。。

    刘璎所说“不能定价太低”,就是防止“谷贱伤农”,也是避免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避免影响当地粮商的利益,这是稳重的策略。

    按照此时高丽国和国内的价格,他们有接近一倍的利润,也是很赚钱的生意了。

    展七雄:“大少爷,要不要给陆掌柜的留下几个兵呢?”

    他这是考虑粮库的安全了。

    刘璎:“可以,留下四五个就够了。你告诉陆文利,卖粮食是长久的业务,让他在当地招收壮丁。”

    只要建立一个销售点,销售量就会逐渐扩大,只要有钱赚,就会有商人上门。刘璎是希望缓解粮荒。

    最后刘璎说:“哦,还有个事你记住,告诉陆文利,让他在本地采购麻袋,出去的粮食都要换麻袋。”

    “是。”

    现代里粮食袋子上有商标,古代没商标但是也有字,高丽的麻袋上就有“全州”等字样。换麻袋的意思就是隐蔽粮食的来源,换上自己的商铺标记,避免别人猜忌。

    刘璎说:“我想到的事情就这么多了,你们的出海准备要细致,有什么事情尽量预先都想到,比如说:突然遇到麻烦应该怎么响应。你去忙吧,到你出发的时候,我给你们送行。”

    。。。。。。(本作者的《明末强国梦》已完本,欢迎查找阅读。)

    刘璎来北竿岛的另一个事情是制造火炮,这件事也是最耗费时间的。

    原计划是制造两种火炮:大口径的和小口径的。从技术难度来说,小口径火炮难度更大,试验制造的时间更长。看清楚了这一点,刘璎现在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大口径火炮的制造上,以便早出产品,早装备到舰船上,提高战斗力。

    这个时代铸造的大炮,主要零件就一个,就是炮筒子,这个炮筒子的后膛是封闭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这样的结构无法加工,当然古代也没有加工能力。所以炮膛铸造成什么样就是是什么样了,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手工打磨一下完事。

    刘璎想改善炮的性能,最重要的就是炮膛了。如果炮膛可以加工,无论炮膛的平直度、圆度、均匀度都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简单说,炮膛的内壁被加工成标准的圆柱形。这样的炮肯定会有本质的飞跃,不但打得远,也能有一定的准确度,而不是靠碰运气。

    这就是这一次改进的基本思想。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