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璎回老家南田过年,到了家里就知道了内战的更多的详情。朱元璋的几十万大军包围了苏州城,大明立国最后一战开打。如果一切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这一次攻打苏州的攻坚战要一直打到九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由此可知张士诚的坚韧顽强,也不是白给的。
这一战结束后朱元璋就扫平了江南,这一片地区显然还不是中国版图的全部,但是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已经拿下了中国的核心地带,也就是可以建国称帝做皇上了。
国内形势的变化也让刘璎不得不仔细地思量自己的处境,于是他就想到了大圆(台湾)。此时的大圆处于蛮荒的状态,并且不为大陆所知,甚至大圆岛有多大都不知道。
造成这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统治阶层都属于“大陆文明”体系,眼睛只看到了大陆,对海洋完全忽略了。另一方面,古代人口少,技术落后,人们生活空间有限。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很多地方还是地广人稀的状态,眼前的土地多的是,谁还去注意海外的岛屿呢?
作为唯一的特例是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而后就戛然而止,跟着就是“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政策。
与大陆文明不同的是欧洲的海洋文明体系,他们非常重视海洋,因此就有发现新大陆(美洲)和哥伦布环球航行,以及随后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些都是欧洲人所为。
所以说中国的大陆文明与西方的海洋文明是截然不同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了,为何近在咫尺的台湾岛,一直到了清朝初年大陆上的人们才知道它,并设立官府(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县),收入版图。
。。。。。。
既然中国是大陆文明,为什么有“郑和下西洋”呢?而且是那么庞大的舰队,绝对是世界第一。
借此机会文明就解释一下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突然发生郑和下西洋?为何随后又突然中止?如此伟大的壮举为何只存在了那么一瞬间?
对于这一历史现象的一般的叙述往往集中于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有多么牛逼,郑和的宝船多么宏伟气派。此外就是对南洋东非地区的叙述和扩大中国的影响,当然也忘不了万国来朝的风光。
可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以“片板不得下海”而结束了?这些全都忽略了,或者是根本就没人注意它。
其实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原因很简单,就一句话:确保皇权。皇帝只能是我,想换别人门没门!别说是外人,亲侄子也不行!
当时的历史是朱元璋传位于他的长子长孙朱允文,就是建文帝。可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不服,其中也有朱允文急功近利政策不当的原因。总之,朱棣发动了军事政变,他不叫政变叫“靖难”,赶走了他侄子,自己做了皇帝,他就是明成祖。
朱棣的政变是不合法的,当然这是明朝的法。朱棣他自己也心虚,作为不得已的下策那就一定要朱允文死。合法的皇帝死了,朱家子孙里谁接班都有一定的合法性,他朱棣的皇位起码有个貌似合理的解释。
可事不遂人意,偏偏朱允文没有死!在朱棣的叛军打入皇宫后没找到朱允文,却发现了秘密地道,朱允文跑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中多有不服的,当然朱棣也没客气,不服就杀!民间的士绅精英阶层也不会服,在杀戮之下口服了心也不服。
这情况下,朱棣的皇位怎么能稳当?朱棣自己都心虚。
怎么办?
在朱棣看来,最低限度要找到朱允文,杀死朱允文!这是朱棣的第一要务,也就成了此时朝廷的第一要务,更是国家第一要务,天塌下来都没关系,只要朱允文的命!
对,这就是朱棣心中第一件大事,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不可触碰的核—心利益。
朱棣倾尽全国的财力打造一支舰队,天下第一的无敌舰队,战船两百多艘,士兵等人员两万七千多人。咱们不说打造这一支舰队要多少银子,就是维持这些人、这些船出海一次,几百万两白银怕是不够。因为他们可不是去做生意,不是刘璎的船队出去赚钱的,他们不赚钱,纯消耗。还有,为了海外的行动安全需要结交海外的部落、王国首领,要送上礼物,大撒—币,花钱买平安。
这样不计代价慷国家之慨,只为了一个目的:找到朱允文,杀掉朱允文!
因为朱棣把他能想到的地方都找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找不到朱允文,他得到的消息是朱允文出海了。
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找的他,杀掉他!这才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用现代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郑和下西洋搞了七次,最后郑和本人也死在了印度洋。可是朱允文的一根毛也没找到,耗费全国之力,最后一无所获,连可以夸耀的副产品都没有。比如说贸易,他们卖出去什么?买回来什么?历史上明仁宗皇帝层下令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结束劳民伤财的下西洋。
这不就说明了下西洋没有任何经济成果吗?
下西洋可有开发殖民地?可是没听说过吧?
再问问可有输出中华文化?连输出汉语都没有。
可有引进了先进文化科技?也没听说,当时的南洋和非洲还处于原始蛮荒状态,哪儿来的先进科技呀?
如此等等,毛收获也没有!不知道多少万万两白银扔到大海里,水泡也没冒一个。
那么下西洋的壮举是怎么结束的呢?
根本的原因是朱棣驾崩了,他儿子朱高炽继位,称仁宗皇帝。新皇帝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完全合法,他还管什么堂兄朱允文啊?所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后就停止了毫无意义的下西洋。
既然片板不得下海,这庞大的舰队如何处置?
有说烧了,这说法好像没依据。不过烧不烧都一样,没毛用的船放在哪没人管,用不了几年也就废了、烂掉了。不让出海,船还有何用?当然也就没人管它们了。
下西洋的故事就说这些吧,下面继续我们的故事。
。。。。。。
刘璎想去大圆,这可是大事,刘谨是他的父亲,也是刘家的当家人,如此大事不能瞒着他,因此借回家过年的机会刘璎对他父亲说起此事。
刘璎先把在马祖岛(南竿岛)上购买土地的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在于官府的书办注意到了北竿岛上的变化。
刘璎对刘谨说:“在两个月前,为了购买马祖岛的土地,福州官府为了办理地契派一个书办来到南竿岛测量。因为两岛距离太近,并且他们登上岛屿的位置在两岛临近的地方,因此这个书办就看到了北竿岛上的烟雾,那烟雾就是我们的炼铁高炉冒出来的。虽然那书办不在意这些,也没提出去北竿岛看看,可是这件事却提醒了我:既然马祖列岛属于福州府,并且咱家办产业也不能偷着摸着的,总要按章纳税。产业那么大,税额就会很多,对这样税收大户官员们想看看总是难免的。到那时,这么大的炼铁厂不就犯了官府的忌讳吗?还有我们的加工厂、船厂、纺织厂等等的,那更是了不得。我之所以到海岛上,儿子想的就是避开官府,现在既然躲避不开,那就不如早点做打算,走的更远一点。这是儿子想与您商量的,不知父亲怎么看?”
刘璎曾经与他父亲谈过自己的理想,所以刘谨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向往的是什么?因此他问道:“我儿难道还要寻找更远的海外吗?离开朝廷是远了,可离开咱们的家乡也更远了。”
古人的乡土观念很重,这也是大陆文明的体现,远离大陆他们会若有所失,心中不安。
刘璎说:“也不远,就是澎湖以外的大圆,虽说距离不远,可是官府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刘谨:“哦,大圆,你几次提到它,它是个岛屿吧?能有多大?”
此时的人们对于台湾岛的确知道的太少了,比如地图,地图上是有的,也画上了大圆,可是只有临近澎湖的一条海岸线,让人误以为那边又是一片大陆呢?虽说古代的地图都是示意性的,不成比例,可是画的也太离谱了。
既然刘谨这样问,那就是把刘璎看成了神人一般,已经脱离了俗人俗套。他知道刘璎没去过大圆,如果按正常人对待他是不会这样问的。刘璎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也觉得不能再假装什么,莫不如就放开了谈。
因此刘璎回答道:“父亲,据我猜测,大圆是个很大的岛屿,如果用浙江省来比,我想应该小不了多少。”
“啊?有这么大的岛屿吗?”
实际上台湾岛的面积相当于浙江的三分之一。
刘谨又问:“那里的土地如何?能开垦出良田吗?”
中国是农耕社会,首先关注的就是农田,民以食为天嘛。
刘璎:“从农耕土地上看,它比不上浙江,可是比福建强的多。大陆幅员辽阔,于是就有大江大河,可是海岛地域狭窄,不可能形成大的河流。上好的良田大多是江河冲击形成的,所以说,海岛上就不可能有大片的平原。其实看看福建的地形就是这个样子。”
刘谨听着儿子诉说的地理山川,他倒是真的佩服了,不但说出环境,还能说出其所以然。长江、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这绝对是有道理的。还有很多富庶的平原都是以河流称呼的,比如说东北的辽河平原、松花江平原。可他的这些学问是从哪儿来的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