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33章:清津货栈 阅读设置

第233章:清津货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艘新军舰投入使用,军舰达到了三艘,她们是:苍龙号、赤龙号和橙龙号,因此正式的成立护卫舰队。任命展七雄为队长(舰队司令)兼苍龙号管代。

    新船竣工后,刘璎命他们再造两艘兵舰,采用同样的规格,多次制造相同规格的舰船,其工期就会缩短,刘璎给船厂七个月的工期,到今年的十月竣工。要开辟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军力,军舰就是此时军力的体现。

    按预定计划,准备探索开发大圆,可是海外的生意还要做,于是拟定把现有的船只分为两个船队:展七雄带着苍龙号和福顺一号、二号继续高丽国的贸易,刘璎和刘诠带着赤龙号、橙龙号和福顺三号商船的船队去大圆。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贸易船队和去大圆的船队都要出发了,可是刘诠的媳妇临产,这也是大事,因此去大圆船队就耽搁了下来。

    每次船队出发之前展七雄都会向刘璎请示,这一次除了在高丽的贸易之外还要去清津铁办理收购矿石的事情。

    刘璎问展七雄:"上次你们抓的那个俘虏好像是姓毕,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

    "回大少爷的话,他叫毕伍泽,是个通事。”

    "哦,对,是毕伍泽。这个人我觉得没有大问题,到是可以用一用。当然了,他不是咱刘家的人,你要征询一下他的意思,他本人愿意才行。”

    展七雄:"已经问过了,他愿意为咱们做事。”

    "那就好。不是要在清津建立货栈吗?就是收集转运铁矿石的货栈。我的意思让毕伍泽做货栈掌柜的,他精通高丽话、日本话,看来他是有这方面天赋的,在清津他也能学会金人的话。他也是商人,懂得生意,这些都是长处,因此我说此人可用。”

    展七雄:"大少爷您说能用自然就能用,可是我担心此人是否忠诚?会不会贪墨?”

    刘璎说:"忠诚与否到是不用担心,他只要能把铁矿石收来就行了。他出力,我们出钱雇佣他,能干好就继续用,干不好就换人,这没什么。至于说贪墨,只要不是太出格,我也能容忍他。展七雄你要明白:人无完人。人都是自私的,没有私心的人那是傻子,是废人。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如果他贪墨无度那就不能容忍他了。”

    展七雄听大少爷如此说,心中也是暗暗吃惊。大少爷简直说神人,能看到人的心里去。他展七雄自己敢说对大少爷是忠心耿耿,可是私下里也没少捞好处,自己的家私渐丰,当然他也是有节制的,比如上一次俘虏一艘船,船上有大量的金银,他可是一两银子也没敢动。

    他这么想着,眼神就游移不定。刘璎社会经验丰富,哪能看不出来呢?可是他视而不见,继续说他的话:

    "你告诉毕伍泽,就两个要点:第一是能收来矿石,并且要保证我们炼铁厂的需要。第二是不能惹是生非,对清津城里的士绅都要和平相处,对金人的佐领府要敬重,不管税银还是礼品行贿,该办的就办。当然了,咱刘家的商铺也不能让人欺负了去。允许他养几个看家护院的,也给他一些平常的兵器,不显得过分就行。记住:在别人的地盘上绝对不能持强凌弱,我们做的是生意,不是称王称霸。”

    展七雄问:"大少爷的话我记下了,我会告诫毕伍泽的。按您的意思是开货栈,收购铁矿石,可我们自己开采矿石不是更好吗?”

    刘璎:"是要自己开采,告诉他,有好的矿场就买下来。有自家的矿场就能方便核算价格,让收购价格更合理。但是必须要收购,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得到的矿石数量多,能保证供给;二是让利于当地同行,避免利益相争,避免引发仇恨。”

    展七雄:"还是大少爷想的周全,让同行的矿场都能得一分利,相互间也就融洽。”

    刘璎:"毕伍泽的货栈是花钱的生意,开矿、雇佣人工、收购矿石都要用银钱,而矿石是咱自家用。可俗话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从他那里拉矿石就要明码标价购买,要我们这里的炼铁厂出人到清津去买矿石。这样做的第一个好处是让他们有银子用,而不是用金钱补贴清津货栈,那就是糊涂账了。第二是避免矿石滥竽充数,保证矿石的品质。不然我们在几千里之外拉回来一堆废石头有有何用途呢?此外还要告诉他在当地选一家银号立户,最好与高丽全州商铺相通,这样银钱上周转便利。

    "清津收铁矿石的事我就想到这些,还有山东城阳商铺的事要嘱咐几句。他们的粮食可以继续卖,但是数量上每一次给他们的都不要超过一千石。你这次去还要看看城阳的邮号是不是办起来了,你告诉陆文利,邮号的事让他上心,好好经营。”

    刘璎之所以特意地关注山东的邮号业务,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是他没有对展七雄说。那就是一旦战乱到了山东,邮号是可以保安全的。

    中国古人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可世界上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交战的各方不准捣毁破坏邮政的设施和人员。民间通信具有中立性,百姓间传递个人信息也是基本的人道。虽然中国古代的军阀们未必知道这样的规矩,但是道理是相通的,只要有脑子想一想都能明白,否则就太野蛮了。军阀们也不愿意自己落下坏名声不是?

    所以说,邮号业务在战乱中有保命的作用。这是刘璎特意关注山东邮号的一个原因。

    展七雄的船队四月初出发,航路都是熟悉的,生意也做了几次了,如果顺当,预计一个月之内就能返回。

    去大圆的行程因为刘诠媳妇待产而拖延,趁此时间设法招收壮丁,扩大兵员。现在南北竿岛上刘家所属的匠户、农户多起来,这给招兵带来了便利。除了通过大陆上的商铺招收壮丁之外,刘璎更愿意招收与自家有关联的士兵。首先忠诚度好,同时有关士兵家属的事务也好处理。这段时间里,先后招收了七八十人,虽说不多,可眼下能对付过去了。

    五月初展七雄的船队果然按时返回了,刘璎很高兴。首先是贸易顺利银钱就不愁,同时也缓解岛上兵员紧张,有这一支生力军在,北竿岛的安全无忧了。

    展七雄向大少爷禀报了这一次出行的各种事务,刘璎比较关心的还是在清津首次设置的货栈。

    按展七雄禀报的情况,他们在清津买了一处废弃的码头,现在正在整修码头和扩建房屋等等。

    刘璎知道的,现代里的散装货物都有便利的装卸设备,比如传送带,效率高,并且降低劳动强度。可是现在只能是挑担子或者用背篓,完全靠人力装卸。因此,自己修建的码头就要适应这种装卸作业。运矿石到全州的船采用散装货物船,装卸便利,也安全。因为老远的就能看到船上装的都是石头,海盗看到也不会打它的主意。

    另一件重要的事务是与当地的官府见面,取得合法的经营身份。清津的当权者是金人的佐领,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官僚机构。追根溯源地说,这还是原始部落的组织方式,是按金人的族群管理的,不是按地域范围。

    佐领是"牛录”的首领,"牛录”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名称。佐领带着他的牛录,走到哪儿他都是佐领,与清津这个城市关系不大。

    展七雄和毕伍泽一起去的佐领府,当然要带个通事,现在毕伍泽还不会说金人的话。

    其实金人除了语言、发型、服饰很特别之外,他们也有不少的汉人元素。比如他们使用的文字就是汉字,只是读音和含义上有些诧异。也就是说,书面的文字双方都能看懂。

    这个现象是很普遍的,小的、落后的民族在没有自己文字的时候,就依附于他们身边更先进的文明。中国周边的一些小国,在历史上都有这样的过程。比如说越南,直到二战之前越南的文字就是汉字,只是读音不同。

    金人,也就是后来的满人,他们自己的文字是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的。其来源是回鹘文字,但是此时还没有,只能借助于汉字。

    汉人见面的礼节是作揖或下跪叩头,金人也行作揖礼,但是下跪是单腿,就是打千,还有更奇怪的是撞肩,就是两个人见面时候,用肩膀互相碰撞以示亲密。

    江南的汉人知道有金人的存在,但是这些细节他们还是头一次见。没办法,入乡随俗,何况是到了佐领府,人家的地盘上,只能随金人的习惯了。

    佐领召见外来的汉人,那场面也是很讲究,很威严。

    越是落后的民族首领,越是讲究礼仪。这也很好理解,用现代话说,他们不自信,骨子里就自我感觉低人一等。为了撑门面,越是没有自信的人,就越是讲究表面文章,重视场面礼仪。似乎只有表面的奢华才能掩盖其自卑心理。

    也只有心理地位低微者,才津津乐道于毫无意义的奢华。现在的金人佐领在汉人面前就是这个样子。

    越是繁琐的礼仪,看似隆重的虚华,越是反应其落后;反之,越是礼仪简洁,越表现出骨子里的自信心。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