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78章:新农具 阅读设置

第78章:新农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此时刘璎除了读书外他最关心的还是冶铁。他很努力,但是他也知道,与现代相比眼下各行各业普遍都很落后,很原始,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让一个行业迅速改观。刘璎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会好高骛远,而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只要努力就不会一无所获,刘家冶铁业还是有自己的好产品,在市场上是受欢迎的,卖铁器的生意开始有了起色,从销量上看,自家矿场出产的铁产品已经不愁卖,产多少就销多少。新商铺也开始增设,刘璎提议的把生意做到福建也派人去考察了。刘璎之所以关注福建的目的是关注远洋贸易,目前国内的海外贸易主要的是在福建。

    刘家出产的铁产品有两个买点,一是熟铁的质量好,纯度高,是铁匠炉的好原料。二是出产的农具精巧好用。

    。。。。。。

    从水文地理上说青田县属于瓯江流域,瓯江的入海口处就是温州,因此温州就是这一地区的交通枢纽,也就是商业物流的重要码头,刘家向外发展的第一个商铺就选在这里。

    在温州,刘家的商铺开张了,与同时代的商铺一样,它也是前店后厂。临街门面有五间,很宽敞,有做生意的柜台,在正中墙上悬挂着官府的经营许可官文,就是营业执照。不是铁器专营吗?这个官文是必须的。实际上意味着官府要抽取更多的税,此外还有看不见的贿赂,总之,官老爷要刮一份利才能让你平安经营。

    门市房中更多的是陈列着各种农具、民用工具等商品,琳琅满目,都是围绕着铁器制品。

    门面的后面更大,有三进院子和一个大套院,套院里就是个工场,有木匠也有铁匠炉。

    铁器部件和原料是刘家矿场的产品,制成最终商品还需要匠人加工。特别是因为铁产量少,价格高,成型工具的大部分还是木料制造的。比如犁杖,只有关键的工作部件如犁铧等是铁器,其余都是木料,这些都是这里的工场加工制造的。

    这一处商铺就是打算让吕一鸣来经营的,可是他拒绝了,对此刘家也不能强求。

    此时铁器是珍贵物件,相当于现代里的电器商场,是非常时髦和吸引人的。商铺刚开张就吸引了不少人,来往客人很多,店里熙熙攘攘的很热闹。进门都是客,店铺伙计都热情招呼,主动介绍商品。

    刘璎搞了个改进农具的机构,因此商铺中展示的农具有几种是改进后的产品,明显的与众不同,这就更吸引人了。

    今天门市里展示的两个犁杖就吸引了不少人观看,因为他们看着新鲜。

    现代的人很少有懂得农具的,与现代不同,此时大部分人对农具都不是外行。皆因此时是农耕社会,农民占了绝大多数,不直接务农的人对农业生产也不会外行,他们对于这种主要的农具都是有所认识。农具的品种非常多,就说犁杖吧,为适应不同的土地,不同的耕作,就有很多种品种。今天展示的就有两种款式,当然这两种也是用途最广泛的,一个用于种水稻的良田,另一个是用于山坡地种杂粮的。

    不少人站在那里品评,还动手摸一摸,抬起来看一看。

    人们边看边议论:“乍一看还没看出来,这是犁杖吗?样子很怪,不过也不难看。”

    他们说样子怪是外形不同,这是因为所用的木料是型材。

    型材就是原始木料用电锯破解成方子木料,其尺寸适应不同的需要而有大有小。规整的原料便于加工。刘家有了动力锯就可以按需求提供相应规格的木料。这个作用类似于现代里大量使用的“型钢”。

    型材便于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规格划一,避免一件一个样。比如说,老式的犁杖就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都是按现有木料针对性的加工,因此每一件都不同。

    正是这个原因,刘家出产的农具外观与老式农具差异很大,但是看着更规矩,也更顺眼。

    有顾客说:“这犁杖看着不错,可惜错过了耕地季节,不然可以试一试。”

    刘家对农具开始研究改造的时候正是春耕,两三个月过去了,可不是过了农时吗?但是不打紧,还有明年呢?其他的农具改进也是同样,都是在使用中做实验研究的,经过实际的使用才知道好不好用?

    人们说的对,要试一试才知道好不好,工具的好坏不在于外观而在于实用性。在店铺里人们只是看到外观新奇,相信真正投入使用后才会有更大的影响。

    与大家所熟知的犁杖比较,这个犁杖最大的区别在于犁铧和犁镜,特别是犁镜比较大,它的作用很明显是把土壤翻到一侧。老式的犁杖起到松动土壤的作用,但是土壤没有翻过来。

    现代的犁铧犁镜都是铸造的钢部件,此时的铁太金贵了,如果用铁料太多价格就贵了,怕是增加农民的负担。因此只有犁铧头部是铸铁的,其余都是木料打造,在犁镜上镶嵌几个铸铁片以增强耐磨损度。千方百计地减少铁料,也是为了降低售价,让农民买得起。

    还有一处改进是犁地的深度可以方便调整。

    控制耕地深度的部件有两处,一是在犁辕前端下面有个“拖头”,二是在犁铧后面的是“犁底”,这两个部件一前一后控制犁铧入地的深度。此犁杖的这两个部位都有可调整的楔子,以方便调整高低。

    其他改进还有一些,这些细节就不一一地说了。

    在犁把上有铁印烙上字迹,“刘记”两个字表示刘家商铺出品,“犁甲一”是型号。来店里的顾客看着这些字迹也很新奇。

    编个型号是刘璎的主意,首先是品牌效果,“品牌”的作用现代人都知道,现代的理念被刘璎用上了。

    犁杖是主要的农具,用于不同用途的犁需要区别,同时相信它还会不断的改进,每一种都需要有一个名字,这就方便于管理。

    在狼狗窝牵头的改进农具的机构里,按照刘璎给出的要求,每种型号都有详细的记录,形成农具的技术档案。

    向社会提供优良的农具是刘璎的奋斗目标之一,好的工具能促进农业生产,起码让人民都填饱肚子,以避免或减少灾荒饿死人的现象,这更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每当国家用兵之时,帝王将相们最愁的是什么?还不是钱粮?费尽心机,东挪西凑的,才勉强可以派出军队去抵御外敌。也就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年代都是缺粮的状态。

    由此可知,改善农耕,温饱富足,对于国家有多么的重要。

    。。。。。。

    到了八月,是秋收的季节,整个村子的人都起早贪黑地忙碌起来,他们很劳累但是带着收获的喜悦。

    在秋收之际,吕一鸣一家也搬入了新居,吕家人都盼望着有自己的家,因此吕一鸣几乎天天到工地督促,建房施工都是往前赶,因此吕家的宅院短短的三个月就建成了。室内家具用品也是因陋就简,都是木匠打造的粗苯家具,少了名贵的木材和精工细作。有几件像样的是他们从老家橘树溪搬来的,刘家也送来几件。

    吕家搬家后刘璎和刘珞常去,小文(四岁)也经常到刘家来,都在一个村子里,距离不远,小孩之间经常会到一起玩耍。

    刘家孩子多,不算两个太小的就有四五个,有刘璎、刘珞,还有女孩刘琴和刘珠也愿意凑到一起玩,小雨是刘璎的跟班,也是十多岁的小孩。这一大群孩子很热闹。

    正所谓童言无忌,小孩之间什么都说,只要是他们知道的事就没有瞒着的。

    小文说他父母吵架了,刘璎问家里出了什么事?小文说不清。是的,小文太小,大人的事情听不懂。

    刘璎想,还能是什么?就是生活拮据,钱紧闹的。

    吕一鸣现在有一百亩地,不要说此时的土地不值钱,土地上的收益也可怜得很,绝没有现代里亩产千斤的事。吕一鸣和他媳妇刘诗都是士绅家族出身的,他们受不得艰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