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80章:围堰 阅读设置

第80章:围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吕一鸣看着刘璎带着下人走了,他一个人站在地里发呆。他在想什么呢?他在回味刚才说过的话,不由得走到残缺不全的围堰处查看。这围堰如果修得好,顶用,可排水可灌溉。如果有好围堰,这么肥沃的土地应该是上等的良田啊。

    这样想着他就沿着这条残破的围堰望去,原有的这条围堰也是一眼望不到头,几十亩地也是好大的一片,虽然他不懂得工程也能猜到这需要不少的钱。就算雇十个壮丁干一个月也要二十两银子,这只是工钱,材料工具消耗还没算,依他自己的财力根本支撑不了。现在他的本家兄弟根本指望不上,他哥哥比他还难。唉,要么放弃不干,要干只有求媳妇的娘家了。

    可是围堰的作用一眼就能看明白,如果有围堰,他明年的收成就能翻一倍,好处是明摆着的。唯一的选择就是放下脸面向刘家求援,好在刘家兄弟几个都是厚道人,待他们一家真心的好。他也自我安慰:他是借贷,将来一定要还上。可不管怎么说,从解救自家的危局算起,刘家对他都是恩呀,哪里是银钱能衡量的呢?他暗暗地告诫自己,不要忘本,要知恩图报。

    他正在那前后犹豫着,见远处来了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大舅哥刘谨。

    刘谨怎么那么巧,说来就来了呢?这是刘璎的功劳。

    刘璎知道吕一鸣没施工的能力,担心他抹不开脸面,这事就半途而废了。所以他回到家直接就去见父亲了。

    刘璎对他父亲说:“父亲,我看了大姑父家的地,就是靠湖边的那片低洼田。那土地的土质是非常好的,只是因为容易水淹而成了劣田。这就太可惜了,能不能想办法防止水涝灾害呢?我还看到在沿湖一侧有挡水堤坝,但是看上去这些堤坝已经破败不堪,失去了挡水的作用。儿子的想法是能不能重新整修成正经的堤坝?既能排涝又能灌溉。我姑父家土地不多,围堰的好坏对他家就太重要了。今年还是不错的年景,那片地不是依然歉收了吗?”

    刘谨说道:“难为我儿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些,你姑父家温饱没有问题,当然如果治理好这片低洼地能让你姑姑家明年收成更多。好吧,这事我们应该帮他,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人送到家嘛!”

    刘璎说道:“如果咱家能帮一把我真替我的姑姑高兴。可是我有个疑问,那片地原本是咱家的呀,为什么我们没想着修复围堰呢?”

    刘谨笑着说道:“我儿你有所不知,此地偏僻,地多人稀,就拿包家寨来说,拢共六七十户人家,可良田就有三四百亩,你算算,平均核算下来一户要耕种五十亩良田呀。可是还有更多的劣田呢?还是人力有限啊,种不过来,撂荒的劣田还有很多。皆因于此就很少有人下功夫整治劣田,做更好的围堰需要人力物力,所以就没人愿意下功夫了。”

    地多人少,种不过来。又不是现代机械化的时代,几个人就可以耕种上千亩的土地,现在全靠人力,并且农具原始落后,只能是这个状态。

    刘璎听了一愣,他考虑了很多,可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因素。他还是现代人的思维,现代里中国人口十几亿,在江南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民人均耕地还不到三分地!可现在是元朝末年,全国人口不到一个亿,城市乡镇村庄都很小,因而耕地就更多,这个年代真的不缺土地,就是缺少人口啊。

    也难怪此时土地不值钱,很多荒芜之地是可以开垦的,并且有不少还是所谓的无主之地。

    无主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官田”。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没主的地当然就是皇上的,是官家的。古代的各朝各代也都有垦荒的奖励办法,官田的荒地开垦成耕地,官府就可以给与合法的地契,再免征税若干年,以鼓励垦荒,增加耕种面积。

    看着儿子有些失望的脸色,刘谨说道:“不过你想到的办法也不是不能实施,并且真的做好了也能受益匪浅。正是如你所说,龙泽湖边的地,土质肥沃,如果解决了水涝灾害,那就是上等良田,这也不失为良策。”

    做父亲的还是怕儿子扫兴,蛮支持嘛。

    刘璎说道:“有父亲的赞同,围堰的事就不难办,正如父亲所说,增加良田总是好的。同样的耕种,农夫们在劣田中也没少出力啊,可收获少于良田的一半,还经常颗粒无收,白白付出了劳动却没有收获。儿子以为我们帮大姑父修围堰其实也是做一次实验,看看明年的效果如何,也可以检验围堰,有什么纰漏的地方还可以改进。总结经验,明年就可以改造更多的低洼田。

    “父亲,我另外还有一事不明白。在做围堰之后,田地亩数会增加。我大姑父家的田就是这样的,那里的水和土地纵横交错在一起的,所以一条堤坝不但把田地围起来,水面也围进来不少。等到把水排出去了,原本是湖水的地方,排水后也成了耕田。如果位置选得好,可以成倍增加耕地。可是这水下的土地变良田,地契怎么办呢?”

    地契倒是个特殊问题了。因为此时官府处于半瘫痪状态,不少地方在官府控制能力之外了,谁还能办理合法的地契呢?

    说到地契,有个事要说清:不管是否改朝换代,地契都是有效的。比如说,朱元璋把蒙古皇帝赶跑了,取得了天下,自己做了皇帝,可是前朝的地契房契依然有效。不能说换了皇帝,也换了县太爷,土地房屋以及家产的所有权都作废了,大家随便抢吧!那不是乱套了吗?所以私有财产有其延续性,前朝的房地契等文书依然有效,也包括官府所掌握的档案,这是社会的延续性。

    当然个别情况也会有的,比如说,清朝取得天下之后,有个“跑马圈地”之说,就是新皇帝为了奖励有功劳的将士,允许他们拥有看中了的土地,只要骑着马跑一圈,这土地就归他了,甚至包括圈子里的庄户人家都成了圈地者的“奴才”。

    但是“跑马圈地”也仅限于北京城的周围,最多外延到直隶(河北省),属于个别现象,其他省份基本没有。

    。。。。。。

    刘谨说道:“如果建像样的堤坝,一条堤坝拦在坝内的可能会有湖面和沟岔,排水后,田亩就会增加。很多地块都是这样的。对增加的田亩办理地契本来不是难事,就是现在想办也不难,青田县城里不是还有官衙嘛。不过这乱世没人来管,不办地契也没什么。等以后天下平定了,按新开垦耕地办理还会免税,那样更划算一些。

    “建一条像样的堤坝会耗费很多人工和材料,所以也要仔细谋划。正如我儿所说,帮你大姑家修筑挡水坝也等于是个试验,更多的明年再说吧。”

    刘璎说道:“我大姑父正在那块田里,我看他的样子很是犹豫,恐怕求人的事也不好张嘴吧?咱家若是有心帮他,不如现在就过去当面商议,能促成修坝也让他家能扭转穷困的局面。否则我大姑也太难了,连带着也让父亲以及祖母都跟着操心。”

    刘谨:“你大姑父有些古板,可他也是很要强的人,我儿说的对,咱们主动点,尽量促成此事。他的耕地不多,比咱家更需要。”

    是啊,刘家土地多,不在乎这一点,可是对吕家来说影响就很大,对他们这可是雪中送炭啊!

    。。。。。。

    正是刘璎的两边说项,极力促成,刘谨及时来找还在田里犯愁的吕一鸣。由于他们心里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修建围堰,所以商议起来就顺畅了。

    刘谨说道:“妹夫在琢磨围堰的事吗?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修起来明年定会有好收成。你看这里不是原来就有围堰吗?我家田地多,这种低洼地也很多,在湖的沿岸都是。我家庄户人口少,顾不过来。如果不是缺少人手,早就修了。”

    吕一鸣:“真是惭愧,又要求大哥帮忙了。我能在包家寨安定下来,全靠大哥一家帮我。真的太麻烦了,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刘谨:“行了,妹夫,都是实在亲戚,再说就过了。只要你开口,修一条围堰不算什么,反正冬天里庄户也是闲着,让他们干点活还多点赏钱。”

    吕一鸣:“工钱料钱算我借的,怎好总是占便宜呀?”

    刘谨:“好,好,按你说的,算是哥哥贷给妹妹银子,总行了吧。”

    吕一鸣还是很要脸面的人,只是虎落平阳,走了背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