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办公室里,新的一天的工作又要开始了。
此时,房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白人青年跨步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公文包,走得又很着急,习惯性的回手把房门一关,发出了“砰”的一声杂音,破坏了原本略显安静的办公室氛围。
“约克!”一位原先就待在办公室里的人立即愤怒的看向这边,他看起来年纪大约有四十岁左右了,正咬牙切齿的低声警告,“你在做什么?想让我们都挨批吗?”
“我......”约克看着同事瞪起的眼睛,有些搞不明白有什么地方需要生气,他只是个刚入职的新人,还有很多东西不明白,“有什么事吗?我做错了什么吗?”
对面的同事低声说道:“你刚刚那么大力的关门干嘛。”
“啊?”约克尝试着解释道:“我没注意,不好意思。可是平时,大家不都是这样关门的吗。”他真的是摸不清头脑。
“以前可以,今天不行。”
约克越加迷糊了,“这......为什么今天不可以啊?”
同事伸出手指,指了指左边的隔间,那是米拉麦克斯的实权高层——哈维-韦恩斯坦的办公室布置所在地。
“是不是老板在里面开会啊。”约克似乎是明白了过来,也学着压低声音的说道。
开口警告的同事听到这句话,略显绝望的捂住了额头,他现在很担心以后会因为这个家伙的蠢笨而导致全办公室里的职员受到批评或者被处罚工资。
约克还是没弄明白,但看到人家的表情,也知道自己还没搞懂。
他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安静的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面。
先前绝望的同事又走了过来,为了让自己不被牵连,或者说不让自己被老板莫名其妙的乱发一通脾气,他再次压低声音,警告道:“约克,你听好了,这两天,甚至这几周你都不要在这一层搞出什么大的动静出来,尤其是关门,最好要放轻一点,否则,我们通通都要完蛋,老板可能......”
他抬手做了个挥刀抹脖子的动作。
“这是为什么啊?”约克还是一脸迷糊。
同事摇了摇头,“因为一部电影,一个跟老板纠缠很深的导演。”
约克恍然大悟,他前几天还听到老板怒骂一个人的名字呢,“是那个叫莱曼-拉斯特的导演对吗,就是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
“没错,就是他。”同事开口解释道:“这一周,老板每天都因为那部电影上涨的票房成绩而发怒,今天来公司的时候,还把科里斯叫了进去,估计他又要挨批了。”
同事的语气颇有落寞,不知道是为了科里斯成为了一个发泄桶一般的悲惨经历而有感而发,亦或是什么。
而此时,就在左边的那件办公室里,科里斯站在一张办公桌前,头微微低下,神情紧绷着,不说一句话。
在他的对面,哈维-韦恩斯坦靠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那张微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喜色,神情严肃。
“抱歉,boss。”科里斯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眼神注视了,主动开口道:“都怪我对莱曼的项目前景判断失误,这才导致公司接连损失了两部市场价值很高的影片。”
明明他只是这次事件的边缘人物,却不得不把所有的黑锅揽在身上。
要说交恶导演莱曼,应该是当初第一个坑他的那个公司职员,再者哈维-韦恩斯坦的不留情面也该是问题的所在,但谁让这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老板,一个又早就辞职离开了呢。
这样一算,还真是他科里斯比较倒霉,既跟莱曼打过多次交道,公司地位又不算低,正适合背锅。
谁让他还就摊上过商量谈判发行的事呢,不冤。
正所谓下属犯了错肯定是下属的错误,老板犯了错,肯定也还是下属的错误,这条职场准则,科里斯领悟的很早。
他说这些的时候,脑袋始终不敢抬起,似乎想用这种更能体现诚恳的方法打动哈维-韦恩斯坦。
“他本来应该会是米拉麦克斯忠实的合作伙伴。”哈维-韦恩斯坦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冰冷而又生硬,“但为什么看片部门会这样的得罪他。”
还不是你要求的,尽可能的低价买入国际上的电影版权,不然我们怎么又会去耍一些发行合同上面的小手段!脑海里倏地闪过这个念头,不过科里斯可不会傻到说出来。
“算了,你出去吧,以后多注意一下自己的部门。”
科里斯舒了一口气,放轻脚步,缓缓离开了这间办公室。
哈维-韦恩斯坦的视线落在了面前办公桌上的一份报表,脸上的肥肉微微抖动了两下。
他毕竟是哈维-韦恩斯坦,又怎么可能完全把这一系列的错误硬压到下属的头上。
只是看到报表上面最新统计的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他怎么都感觉心里窝火,明明第一个合作的是他们,转头来,不仅这份缔结下来的合作关系没打理好,反而,还成为了敌人。这上哪说理去!
哈维-韦恩斯坦的眼睛往下移动,又扫了眼最新的榜单。
排在第一名的依旧是那个让人感觉刺眼的名字——《三傻大闹宝莱坞》,3675.32万美金。
这部制作成本也就600万左右的影片,在这陆续的三周里,在整个的北美市场卷走了7324.62万美元,还蝉联了两周的周票房冠军。
这个数字实在惊人,想当初自己内心对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评估也就是5千万左右,还是策划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的属于独一份的大奖运作体系。
事实证明,他哈维-韦恩斯坦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不,是根本没得看,毕竟人家连商谈的机会都不愿意给。
他忽然有些胸闷,不管相信就因为去年的那个举动,导致了这么一大笔的利润,好端端的从自己手中滑落。
就算是自己预估的5千万,那也是惊人的回报比啊。
而且,这还不是最终的票房数字,《三傻大闹宝莱坞》才堪堪扩映两周而已,后面还要算进去的海外票房收益、录像带收益以及周边版权的运作,这样一加起来,最终的利润会是多少呢?
即使这些年运作过不少出色的影片,奥斯卡大奖更是拿到手软,但这粗略估算出来的数值,还是让哈维-韦恩斯坦感到无比的心痛!
尤其是因为这本来是自己的公司亲手葬送的一场好局,这个事实更像是在撕扯他的心肺,嘲笑他目光短浅,不识人才。
可谁又知道当年的那个拍摄技巧中规中矩,没有灵气的新人导演,会演变成如今这样。
不然他也就不会那般的不留情面了,因为在当时的他看来,这种导演,电影界一抓一大把,根本不值得下注投资,坑了也就坑了。
莱曼-拉斯特!
想到这个名字,哈维-韦恩斯坦的心里就很不舒服,这个小导演让他以及科里斯被玩的团团转,表面上看似放下了过去,可以合作,但实则内心强硬,一丝机会都不愿给。
还说什么人微言轻,说不上话,真当他傻子吗?
胸中的闷气,让哈维-韦恩斯坦非常的别扭,他站起来,走了两圈。
转而来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长长吐出一口气,才终于觉得好受了一些。
他会是下一个昆汀-塔伦蒂诺吗?
哈维-韦恩斯坦双手抱胸,眺望起了远方,脑海里犹不自觉涌现出了这个念头。
发掘出昆汀这个导演怪才,让米拉麦克斯迎来了快速发展,是他平时最为得意的一件事。但有一点他也无法否认,那就是昆汀拍的电影虽然是影评人和小部分影迷的狂欢盛宴,却不是更为大众的影迷们的佳肴。似乎他缺少了莱曼赋予影片那般的通俗性?
对的,莱曼的作品在他看来,更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却也没抛弃电影中的一股子人文思考。
无论是《活埋》,还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都是如此。
这可惜,自己错过了他。
不过,这一切都还没有盖棺定论,自己倒要看看,这位年轻的导演,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哈维-韦恩斯坦能带领米拉麦克斯走到今天这种程度,或许公司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他却从不会轻易的放弃,不然也不会让昆汀老老实实的服务了这么久,他的脾气更为古怪,自己都能降服,凭什么不能收服莱曼?
作为一家企业的舵手,哈维-韦恩斯坦或许有着各种怪癖和广为人知的毛病,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却是最基本的素质。他绝不是一个只知道后悔的庸才,反而更加明白出色的导演对于电影这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回到办公桌前,哈维-韦恩斯坦收起那张报表,拿起自己的钢笔,在一张空白的纸张上,重重写下一行字母——莱曼-拉斯特。
他把这张纸压在了办公桌的透明玻璃层下面,这既是提醒,也是一次教训。
还没有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