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闻言唬了一跳,连忙看了下四周,见四周的确无人,才又看向平喜,说道:
"你疯了?敢说出这等话!”
平喜却冷冷地说道:"什么叫我疯了。咱们是什么人?咱们靠什么过活?分明是平福越发嚣张,不给咱们留活路,他是往死里逼咱们,还不许咱们还手了?”
平喜说着,遥遥的指向宣政殿,低声说道:
"咱们是太子身边的近侍,若不得太子的心,咱们早晚被人挤下去,倒不如咱们狠狠心,一起挤了他!”
平乐闻言,一时也点点头,说道:
"咱们这些人素来受世人白眼,凭的就是在宫里多捞些银子。若非如此,我们老了回去,不在家乡铺路修桥,那些人怎么会让咱们进祖坟!”
平乐说着,脸上也漏出几分狠意。
多少太监年轻时还算风光,但老了,被放出宫去,却因年轻时潇洒惯了,身上的银子积攒的不够。
连家乡都回不去,在京中堪堪活到老,被破席一卷就扔进了乱葬岗。
而那些年轻时就不风光的,年纪大了更是难过活。
而他们几个是太子跟前的人,多少人盯着他们的位子,多少人就盼着他们感觉下去一个,好让旁人挤上来。
平乐想着,也说道:"他夺我的活,就是抢我的宠,就是断我的活路,他断我活路,我就先弄死他!”
平喜就笑着拉住了平乐的手,二人便细细商议了一番,等回到太子跟前,二人却一如既往地和平福说说笑笑,好似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只是平福再各种理由夺权,平喜平乐等人就不怎么各种不乐意了。
这两人虽然还摆出一副不乐意的模样,但这不乐意里面更多了几分无可奈何。
平福只当他们是怕了。
越发得了意,干脆各事都揽到自己身上,在太子跟前也越发得了意,众人也都恭维他。
越发让平福有些飘飘然起来。
而众人都见平福越发得意,其余几人都靠边站了。
东宫多少见风使舵的奴才,都纷纷投向平福那边。
更有人一字不落的将平喜和平乐的算计说给平福听,更向平福说道:
"福公公,那两位实在太不是东西,竟暗地里害人,便是我们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也看不起他们。福公公,奴才们是和您一条心的,此事若成,您可千万别忘了奴才们。”
平福职阴恻恻的说道:
"你放心,此事若成,杂家必然不会亏待了你们!你们帮我是大情分,杂家铭记在心。”
那小太监闻言自然喜之不尽。
而这边才说罢。
另一边就有小太监袖里藏着一本内容不容于世的话本子,正低着头向前走,方向一看就是东宫。
而这小太监出现的时间也巧,正是太师太傅几人结伴来东宫瞧瞧的时候。
更巧的是,这小太监冷不丁看,只见太师几人正往这边来,顿时就变了脸色,立即就加快了脚步。
这举动可是十分的可疑了。
太师几人顿时皱起了眉头,旁边跟着的管事太监顿时厉声喝道:
"瞎了眼么?看见太师大人太傅大人也不知道行礼!”
那小太监吓得一哆嗦,但他也不敢多嘴,赶忙就过来行礼,偏就是这一跪,这个写着《红簪记》的书就掉了下来。
让小太监的脸色瞬间惨白。
"这是什么?”太师却仍旧不动声色,但气氛却明显凝重起来。
那管事太监是个会来事儿的,闻言就赶忙将书给了太师,太师翻着看了几页,只见里面写的是一个名叫金簪的姑娘。
这姑娘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嫁人之后为夫家操持家务,劝夫君为国报效,终于扶持着夫君一家从富户成了清流的书香门第。
太师略略的翻看了一遍,只见这《红簪记》里面虽然写的不尽属实,但内容却无伤大雅,不过正经书是劝男人留心经济仕途为要,而这本是劝女子好好辅佐夫君,安定后宅的书罢了
总归是无伤大雅,也不怕太子因此书而移了心智。
太师想着,将书递与太傅,自己则淡淡地说道:
"书虽然无伤大雅,可你们也是好大的胆子,弄这些杂书来给太子看,今日不罚你,只怕你们还不长记性!”
说着,便命人把这小太监拖下去打了二十杖,却并未深究。
太傅等人也说道:"算不上什么坏书,打他一个也就够了,改日再劝一劝太子也就完了。”
便将此事轻轻揭过了。
这事自然瞒不住东宫众人。
太子得知此事,赶忙让平福拿本《红簪记》自己看了一遍,见里面的内容太过无趣,说的都是些大道理之类,便松了口气,丢到一边,说道:
"还好还好,幸好你们当时拿的是这本,若是别的,只怕你们几个的小命都保不住了!”
平福闻言,赶忙摆出一副委屈的模样来,挨着太子,口中直嚷嚷的都是太子的名字,让太子一时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太子连忙把平福踢到一旁,笑骂道:"你个狗奴才!做事的事情不见你怕,出了事情你到是怕了!难道真查出来什么,本太子会不保你们么?”
平福闻言,连忙跪在地上说道:
"太子殿下!奴才不是怕死,奴才一条贱命不算什么,可奴才怕后来人不知道太子您的好恶,怕他们一味的顺着太师等人,全不把您放在眼里,太子殿下!老奴心疼您啊!”
太子闻言,心中有些动容,但还是一脚把平福踢翻,口中恶狠狠的说道:
"好你个狗奴才!本太子用得着你来心疼么?滚出去!”
平福闻言就麻利的滚了。
平喜等人见陷害不成,平福却几句话惹得太子不悦,还心中欢喜。
却没想到,太子才骂了这一句,没一会儿就大喊道:
"平福那狗奴才呢?还不来伺候着!”
几个小太监闻言,赶忙去请平福。
而平喜和平乐俩人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太子殿下怎么又让平福回来了?
这两人想着,又见平福殷勤的为太子殿下拿了话本零嘴儿,摆好茶水,完了又赶紧坐在脚踏上给太子捶腿。
平喜平乐见状,忍不住低下头,而别的小太监们见状,都认为这是平福成了太子跟前的红人。
纷纷倒向平福,平福也自此坐稳了东宫太监之首的位子。
太监之中,多是阳奉阴违,见风使舵之辈,便是有中正刚直的,早被排挤的混不下去。
便是能混下去,也大多是做做样子,装出来的罢了。
墙头草,随风倒,谁爬的高,谁就是头头。
这就是深宫中的常态。
故而,今日见平福得势,一个个就都来巴结平福。
可福祸相依。
太师几人岂是好糊弄过去的。
所谓的轻拿轻放,不过是太师他们想看看太子有么有悔过之心,故而那日打了小太监,也就放过了。
过几日就太师等人便一同杀到太子跟前,只见太子歪在床榻之上,一边吃着零嘴儿,一边看着话本。
旁边太监们捶腿,宫女儿捏肩。
床榻边上是燃着香甜的凤蕊花梨香,九凤献福的香炉旁边又坐着两个宫女,一个抱着琵琶,一个倚着箜篌,正忘情的弹奏着轻快中透着几分娇俏的乐曲儿。
太子简直不要太舒服。
而这也就算了,毕竟是堂堂太子,纵使奢靡一些,也总归说得过去。
偏偏另一边的桌子上,一个宫女服侍的女子正站在桌边,在写着什么。
太师几人来的突然,进来也不出声,见这幅东宫奢靡图唯有桌旁画风不对。
就快步走到这桌旁,却见桌上放着一边三篇写好的策论,一边放的是写了一半的白纸,这宫女儿正模仿着太子的笔迹,在抄写着。
这怎么不让太师几人心中怒火冲天。
太师立即一把夺了过来,将两篇细细的看了,认出写好的那份是林翡的字迹,就气的把两份全撕成了碎片。
太师指着太子说道:"太子殿下!你便是不爱这些,你好歹自己抄一份!你写也不愿写,连抄一份都让宫里的人替你!你堂堂太子!你就这样懒惰么?”
太师说着,一时只觉得心头一股无名火起,直烧的太师心口生疼。
他为了宣皇,为了太子。
一生重名重礼的他,老脸都不要了。
开始机关算尽,步步为营,端的是忠臣的架子,用的却是奸佞的手段。
迫害四王八公,甚至命林翡远去金陵,去断金陵四大家的后路,虽然这些家都是罪有应得,可里面多少致命的罪证都是他放的。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宣皇的嘱托,为了在宣皇临死之前,帮太子扫清登基的障碍。
可太子!
太子怎么能这样懒惰,怎么能终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别的一概不管,一概不问!
他看不到宣皇已经两鬓花白,寿数无多了么?
看不到他为此做尽了他往日最不屑的手段了么?
太师想着,声泪俱下的哭道:
"太子殿下!你这样你对得起你父皇!你对得起满朝文武!你对得起天下吗?”
太子一时觉得无语极了,他只是偷懒让宝钗替他抄录一份策论,这才多大的事情,竟能扯上父皇、扯上满朝文武和整个天下。
他虽然是太子,可他偷偷懒怎么了?
但太子想归想,说却不敢说。
装过好孩子,知道好孩子才能不挨骂的太子,根本不想再太师等人长篇大论的责骂。
太子只想也不想的赶忙从床上下来,连自己手中的话本因为惊吓,已经丢到一旁都忘了命人去藏。
太子赶忙摆出最端正的态度,拿出最标准的姿态,用最诚恳的话向太师说道:
"太师!太傅!是弟子错了,弟子不该贪图享乐,而将学习置之不顾。我身为太子,是一国储君,我却不知勤学,实在是愧对父皇,愧对天下,更愧对您!”
太子说着,深深的拱手下拜,让本就重礼的太师越发脸色难看起来。
太子越来越不服管教了。
以前都是直着来,挨骂便挨骂了。
现在做错了事,一开始就老实的认错赔罪,说得头头是道,态度认真端正。
可实际上不过是想堵他们的嘴,让他们那些管教的话再也说不下去。
太师想着,只觉得自己这满腔怒火完全无处可去了。
偏是这时。
太傅慢悠悠弯腰拾起太子掉在地上的话本,翻看了几页,见里面所写的内容,不是荒诞无稽之谈,就是些不堪入目的情节。
更有些不符常理的东西在其中,更何况到了最后,竟还把乱臣贼子洗白了,宣扬君无能,臣就该篡位!
太傅略略看了一边,气的手都开始抖了。
太傅看着太子,好半天才缓过来,才颤抖着声音问道:
"这你可看完了?”
太子闻言,并未觉得自己看个话本子有什么不对,只说道:
"看完了。”
"你觉得这话本如何?”
"写法倒是老土的很,要么堆砌词藻,强充华丽,要么干干巴巴,没个趣味。只是故事尚且有趣,勉强还能一看。”
"故事有趣?”太傅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太子却浑然不觉,只说道:"自然是极有趣的,写旁人之不敢写,且写的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当然是有趣的。”
太傅闻言,险些将手中的书摔在太子的脸上。
他很想掀开太子的天灵盖,看看太子的脑子里到底都在想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这里面都把乱臣贼子篡位写成理所应当了,太子竟然还觉得有趣。
若这等读物人人皆爱,天秦朝还不变天了!
太傅想着,只听太子轻描淡写的说道:
"太傅,这不过是个话本儿,写故事叫人看着玩儿的,谁去当真呢,不过叫人看一看,图一闲时乐呵而已。”
太傅几人却没一个把这话本当成玩笑的。
太傅更是在太子卧房里四处翻了翻,又翻出几箱子的话本,里面各类话本皆有。
什么儿女情长
什么浪迹天涯
什么绿林好汉
什么要么鬼怪
太子这里没有那些经典祠文的孤本,这里面不少倒是话本子的孤本,多少是市面上都看不见的,可太子这里有几箩筐!
这怎么不叫太师太傅们大发雷霆。
这些东西能积攒这么多,如何能是一日两日凑起来的。
难怪太子渐渐不爱读书了。
原来是这些东西悄悄进了东宫,叫太子移了心。
这里面能有多少好话,太子看多了岂能有上进的心!
太师太傅们想着,一个个仰天长叹,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