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皇储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绝不认输,决不投降!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当然,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英国万岁!自由万岁!!”
听着收音机里丘吉尔歇斯底里的演讲声,雅尼克不屑的撇撇嘴。“疯了。”
“看来丘吉尔首相已经是垂死挣扎了。”坐在对面的布鲁姆长老微笑着附和道。
雅尼克挥挥手,让秘书把收音机关了。“布鲁姆长老,您今天来有何贵干?我知道军队里的犹大青年们打仗很卖力,也知道你们在美国那边出了不少力。”
此时德军中的犹大士兵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逐步增加。这并不稀奇,原时空的二战犹大人的劫难众所周知,可就是那种时候德军中至少有15万的犹大士兵服役,甚至空军元帅艾尔哈德.米尔希也是犹大血统。
至于这15万的犹大血统是怎么出现在德军中的,二战德国证明自己的血统是由相关机构开出来的,虽然一开始德军中的犹大人也被清理了出来,随着后来的战争形式变化,德国开始放松政策,使得一些犹大血统的人也能参军入伍。
同时,二战中的大部分德军高层也会想办法保护军中的犹大士兵们,同时,元首本人也可以在是不是犹大人的问题有特权,很多的犹大人或是只有犹大血统的人,元首也会开出相应的证明,换句话说,只要元首说你不是犹大人就不是犹大人。
德国二号人物戈林也曾帮助手下的犹大军官更改过血统证明,因为不少犹大军官对德军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而且在当时的犹大人或者有着犹大血统的人进入德军中服役,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方式。犹大人只要能入伍参军,家人也会免遭迫害。虽然这些犹大士兵的升迁机会并不会太多,不过这个跟血统多少有关。有四分之一犹大血统的士兵还是有机会得到升迁的。
“应该的,应该的。”布鲁姆长老谦逊了几句,问道。“听说隆美尔将军已经征服了埃及?”
雅尼克笑笑道。“布鲁姆长老是来提醒我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是么?”
“不敢,不敢。”
“放心,我可不是健忘的人,而且我向来都是说话算话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布鲁姆长老长也知道苏联正在进攻芬兰,那你知道苏联的下一个目标是哪么?”
布鲁姆长老疑惑道。“不会是德意志吧?”
雅尼克点点头。“正是,我们得到确切情报,苏联拿下芬兰后下一个目标便是我们。甚至他们已经制定好了名叫‘大雷雨’的计划。”
“大雷雨”计划到底是不是真的,后世众说纷纭。
2001年出版的《二战秘密档案》(俄罗斯学者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著),书里认为苏联方面早就有一个进攻德国的“大雷雨计划”!
小胡子是个战争狂人,但大胡子也不是吃素的啊,英法当年搞“绥靖主义”,想祸水东引把战祸引到苏联,然后看着这两家两败俱伤后坐收渔利,结果把自己玩进去了。小胡子在西线苦战(当时整个西欧只剩下英国凭借海峡在顽强抵抗),那大胡子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想法,想让小胡子和西欧打得两败俱伤呢,然后再…?
正是基于这种战略,1941年3月,苏联军队最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就是进攻德国(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协议》使得苏联和德国直接接壤)!原计划是6月12日进攻,但因为准备不足,一直在推迟。
但斯大林和苏联其它高层完全没想到小胡子的疯狂程度:在西线还没打出眉目的时候就悍然东侵,这使得苏军手足无措。
这是《二战秘密档案》中的说法。
换一个角度讲,就算“大雷雨”计划不存在,苏联有没有其他进攻德国的军事备案?那肯定是有的,正常的国家都会以邻国为假想敌设想并制定军事战略,所谓有备无患。比如加拿大就制定过入侵美国的“国防部一号计划”。
上个世纪初,加拿大军方掌握的情报显示,美国正在研究入侵及吞并加拿大的作战方案。对此,加方军政两界都非常紧张,紧急召集人手研究对策。由于美国比加拿大强太多,无论怎样防守,美军都将呈现出碾压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有激进军官提议,既然守不住,为什么不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策略呢?如果加拿大的军队能攻入美国本土,那美军肯定不敢入侵加拿大!
按照加拿大军方的设想,在美军入侵前夕,加拿大陆军将集中精锐力量从西线向美国发起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西雅图、波特兰等城市。他们谋求打乱美军的进攻计划,从而保全加拿大领土。当然,除了西线外,加拿大方面还设置了东线与中线两条进攻路线。不过,这两线不以进攻为主,而是采取防守、游击等战术尽可能地拖延美军的进攻速度,若有可能再偷袭美国的其他城市。同时,攻入美国本土的加拿大军队,也不以占领城市为己任,而是要尽可能破坏美国国内的各类设施,削弱美国的战争潜力。当作战目的达成后,西线军队要迅速回撤,协助其他部队抵御美军进攻。
问题在于:苏联的这份“西线扩张战略计划”究竟是一般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还是真的是苏联的国家战略?战争前夕,苏联在西部前线聚集了大量军队(这也是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的原因),这么多部队,到底是干嘛的?是用来攻击的?还是用来防守的?
德国陆军元帅冯.曼施泰因在其著作《失去的胜利》的分析是:俄军应该是一种“能应对多种情况”的战略准备,平时用于防御,但是一旦“天下有变”,就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西进,但总体上还是守势,但这同样对于德国是个极大的威胁。当然,这是德国人的看法,另一位德国将军阿尔明.冯.隆的《失去的世界帝国》也这么说。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开脱,德国人说了:我们也没那么“有罪”,只不过是比苏联人更早下手罢了,咱们不下手,苏联人就会打我们。
不过,即使是按照这位俄罗斯学者所说,这个计划真的存在,苏联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使苏军真的抢在敌人前面动手,比如像先前计划的那样在6月12日发动进攻,那么他们所遭受的损失也不会比‘巴巴罗萨’计划实行过程中遭受的损失更小。”——《二战秘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