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草原为王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赵家军收复东北全境,大败八旗的消息,传至中原各地后,举国沸腾。
尤其是崇祯二年,遭受了八旗铁骑践踏的北直隶,百姓是喜极而泣。
与之相反的是,士绅地主一片恐慌,崇祯更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彻底乱了方寸,此时身边又连个安慰的人都没有。
顿时就想孤注一掷,趁赵家军主力还在东北之际,先发制人。
于是接连派出太监前往各地传旨,命令西北三边总督洪承畴,湖广总督卢象升,山东巡抚孙传庭,立即朝河南发起进攻,又令杨嗣昌五日之内必须拿下山海关。
同时给四人又加了一大堆头衔和荣誉,这四人如今当真对崇祯那是忠心耿耿呀。
卢象升接到圣旨后,虽然知道现在开战,大义已失,胜算极低,但皇命难违,还是尽起胡广之兵,浩荡荡地度过了汉江,向南阳杀去。
洪承畴就为难多了,他可不像卢象升那般,没有后顾之忧,但同样皇命难违,最后只好派了一万人出潼关去送死。
而徐州的孙传庭,心情比两人都要沉重,河南的繁华和富庶他比谁都清楚,实在不愿再起刀兵,将那美好的一幕打碎,所以一连三日大军都没有丝毫动作。
来传旨的锦衣卫和太监却是天天催命的催,语气一天比一天的严厉。
“孙大人,难道你真要抗旨吗?”
“刘公公,娘娘可曾回京?”
“孙大人实不相瞒,娘娘怕是早已遭遇不测了!”
“什么?”孙传庭唰地一下站起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娘娘不是和赵家军在一起吗?怎会遭遇不测?”
若说娘娘被赵锐害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据传回来的消息,一月前娘娘在前往沈阳的途中,遭遇了建奴的骑兵,随行护卫宫女全部遇害,娘娘也下落不明,至今没有消息。”
“难道那赵锐没有派兵救援?”孙传庭一双拳头不由得捏紧了,咬着牙。
这种情况要么就是被战马踩踏得无法辨认,要么就是被建奴抓去了。
“听说救援的骑兵,也遭遇了建奴的伏击,结果死伤惨重,想来娘娘良定是遭遇了不测,否则必定会向陛下报平安。”
孙传庭一屁股跌回到了椅子上,心中的最后那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如今连娘娘都不在了,世上还有谁能调和得了陛下和那赵锐的矛盾。
“孙大人,现在不是关心娘娘安危的时候,如今卢总督已经带兵杀入了南阳,那红娘子也带大军去了南阳,两人正在鏖战,所以正是收复开封洛阳的大好时机,孙大人还在等什么?”
孙传庭没有回答,而是沉默了好半晌,才起身来到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上面的那柄尚方宝剑。
“孙大人你想干什么?”几名锦衣卫都是一惊,将手不由得刀柄上,而刘公公更是后退了两步。
“还请天使转告陛下,臣孙传庭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臣实在不愿中原大地再起刀兵,百姓生灵涂炭,有愧陛下圣恩,唯有以死谢罪!”
孙传庭说完,突然拔出宝剑横在脖间,哧啦一下,鲜血飞溅,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孙大人…”
几人都是大惊,赶忙冲了上去,帐外的护卫和诸将也听见了里面的动静冲了进来,见他们的大帅竟然自刎而死,一个个顿时双眼赤红,一脸悲痛。
“阉狗…你…你们,竟然逼死了大帅,拿命来!”一名长相粗犷的将军,睚眦欲裂,拨刀就将刘公公的头颅削了下来。
“不可…”
众人顿时大惊失色,几名锦衣卫顿时就要拨刀,却被那名百户及时制止了,另外几名将军也将那名长相粗犷的将军,抱住了。
虽然没打起来,但大军主帅孙传庭自杀,传旨的太监也被杀,军中顿时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最后大军竟然一分为二,那名长相粗犷的将军由于杀了天使,害怕崇祯降罪,伙同几位将军去投奔赵家军了。
崇祯得知孙传庭自杀,也不愿带兵攻入河南,当场差点没气晕过去。
而往后的一段日子,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洪承畴派出的大军全军覆没。
西北被贺人龙和赵虎以及河南的大军三面围攻,节节败退,最后将洪承畴和数万军马包围在了西安,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卢象升在南阳同样大败,退往湖广,红娘子乘胜追击,占领了襄阳重镇,湖广门户洞开,形势岌岌可危。
杨嗣昌在山海关同样久攻不下,不但损兵折将,士气低迷,军中还发生了内讧,辽东诸将开始不满。
短短一月时间,整个大明北方风雨变幻,任谁都看得出来,这艘船怕是要沉了,无数人都在为将来考虑。
南京李府,太原总兵府,开封周王府,偷偷去拜访的人简直络绎不绝。
十一月底,西安城终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红娘子杀入湖广,卢象升退往岳阳,依托长江天险仍赋予顽抗。
但二十余万大军已经十去七八,再也无力与红娘子正面对战,不是老卢不如红娘子,而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计谋什么的当真起不了多大作用。
何况孙传庭又撂挑子,让红娘子能一心一意的对付卢象升,老卢能扛得住,那就有鬼了。
因为赵锐在河南驻扎的大军,那是要同时面对明末两位牛人四十万大军夹击的,现在只要收拾湖广的大军,当然很轻松。
红娘子攻占了武昌后,并没有再渡江继续南下,因为乘胜追击攻下武昌,已经是赵锐给她最大的权限了。
面对如此惨败,京城有些文官,已经开始劝谏崇祯迁都南京,但九成的官员都是极力反对,一时间让崇祯也是犹豫不决。
毕竟南京也不是个好去处呀,那李婉柔在南京也搞得有声有色,据锦衣卫回报,南方数省各地镖局的所谓镖师,加起来怕不是已经超过了十万。
各地百姓对赵家军也都十分的拥护,除非张嫣和崇祯一起去,否则根本就无法争取民心。
江南百姓对崇祯可没有多少好感,反而对张嫣心存感激,文人士子,士绅地主,同样更愿意听张嫣的。
因为张嫣在南京时,几乎事事都与他们商量,反观崇祯却刚愎自负,刻薄寡恩,将孙传庭都逼死了。
当然这是坊间留言,不知是谁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