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卫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非官方的原因,就是桐庐人很团结,同时也待人友好。
在桐庐,不会发生“窝里斗”以致于旁人得利的事情。
当然即便是本地人在同外地人做生意时吃了亏,也能公平公正的对待。
若是自身的问题,自是认作教训,好好再来过,桐庐人笃信这“生意场上风水轮流转”的道理,并不计较一些得失。
往往这样一来,倒是留下了好的名声与口碑,生意反而更加红火。
这“进八出二”的生意,桐庐人做的是风生水起的,引得外地的客商是络绎不绝的前来桐庐寻找合作伙伴和商机。
所以,百年前“流泉卫”最终落脚桐庐,还是很有独到眼光的。
身处如此繁华的商业重镇,卫部的生存得到了保障,百十号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有了着落。
这是有利的一面,也是拱卫安丘总卫积极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也有,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即“纷繁乱心,镜月水花”。
“流泉卫”相较于总卫的其它三卫,是放弃了自己的拿手行当,不再专注于侦查追踪,而是改为了经商。
为此作为时任的主官,也就是谢流云的太爷爷谢倚风,甚至做出了弃武从文的决定。
他果断的从自身开始,不再让自己的孙子,即谢流云的父亲谢听松习武。
乃至所辖部属除前卫需负责行动,不能废弃武功一途外,一律不准在桐庐一地,向外人显示出自己身具武功的情况,若是有违反者,当受严惩。
现在来看,这样的决定,或许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们处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有关。
桐庐隶属于杭州,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处于东南沿海,京杭大运河的南端,钱塘江下游,是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中心,南宋的都城。
作为从北方迁徙而来的“流泉卫”,夹于北南之间,要想在杭州驻扎并生存下去,确实要比其它三卫要多费些心思和努力的。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规定,导致“流泉卫”其后百年的时间里,作为堂堂的“雍王卫”的“四大卫”之首,却是唯一丧失了血性和锐气的卫部。
然而,已经发生了蜕变的“流泉卫”却不自知,卫部上下醉心于商业经营,甚至为了商业利益,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凭借着总卫拨付卫部的那笔巨资,“流泉卫”很快在数年内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了积极的扩张。
现今的“流泉卫”,虽不在某一个商业领域内成为三甲之一,但论起综合实力来,却是桐庐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业务涵盖遍布各个商业领域。
这是谢流云的太爷爷和爷爷的有意为之,还是经营多元化的需要,估计在世袭“流泉卫”主官的谢家里,也只有谢听松可以说的明白了。
关于“流泉卫”的经营状况,也是雍诗菁需要尽快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雍铭对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是极其关注的。
追根究底,在桐庐的实业,不论其主体经营者是谁,都是“雍王卫”的卫产。
雍铭作为“雍王卫”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是绝不允许任何个人将卫产据为己有的,更不能容许在卫部中出现利益小团伙,内外勾结,损害卫部的利益。
“流泉卫”是“四大卫”之首,又恰巧出了主官失踪的事情,自是首当其冲的要进行整顿的。
只不过,现阶段的任务是解救谢听松,保证卫部关键人物的安全。
根据雍铭的计划,“青牛卫”、“白鹤卫”和“寒烟卫”都是要经历一遍核查的。
发现问题,就纠正问题,严重的情况,就要问责。
在这点上,雍铭是绝不会含糊的。
在将最后一笔当日的营业收入的现金放进保险柜之后,谢世真锁上了保险柜。
收银伙计紧跟着上前,锁上了安放保险柜的铁屋的铁门。
在他们一起退出库房后,会计关上了库房厚重的实木门,将门上了锁。
谢世真等会计锁上库门之后,也将一把钥匙插在库房门的锁眼中,转动了三圈,也上了锁。
金铺库房的门是双锁制,一把锁的钥匙掌握在会计手里,一把锁的钥匙掌握在谢世真的手里。
作为卫部的主官,谢听松有库房门的两把钥匙,却没有铁屋和保险柜的钥匙。
金铺的会计向卫部主官负责,虽是卫部左卫的部属,却并不受谢世真的辖制。
金铺负责收银的伙计在具体事务上向卫属长官负责,但作为卫部的部属,在管理上受卫部主官辖制。
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卫部的其它实业上,都是同样存在的。
所不同的是,其它实业的具体负责人虽是谢世真的后卫部属,却可直接向卫部主官汇报具体的事务。
谢世真只在管理上具备监督引导的作用,并无调动分配的权利。
这样安排的结果,就是谢世真具备实际统管卫部经营实体的职权,但在具体经营上要服从于卫部主官。
卫部的人事管理和财务权利,都只属于卫部主官。
要是对照如今的管理模式,谢世真就是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只负责经营的主体,对于个体的管理,虽有发言权,却无处置权。
在忙完打烊之后的事情后,谢世真带着伙计和会计,检查了一遍门窗是否关闭了,然后关闭了店铺内的灯,就开始锁大门和上门板。
差不多快九点四十分的时候,谢世真和两个部属分开后,独自走回家。
他的家其实跟店铺就隔了三条街,离着安笃寺巷不远,直线距离也就是三四百米的样子。
他们这些在卫部任有职衔的僚属,基本上都在主官家的附近居住,房子都是卫部分发的,便于他们集中待命和听候调遣。
其余部属则是集中居住在各自卫属的驻地附近,房子都是由卫部购置或租赁的宅院,基本上不会与当地居民杂居。
只是随着驻扎生活在桐庐日久,部属们娶妻生子,后代繁衍至今,大都也是一大家子人了。
卫部提供的原有住房已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虽不得卫部认可支持,但多已自行寻找房屋租赁居住了。
对此情况,卫部其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