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公 > 第523章 多灾多难 阅读设置

第523章 多灾多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公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问:人会在什么时候置之生死于度外呢?

    答:在他不知道会死的时候。

    真正强大的军队,在战场上的生存率一定是最高的,只有这样才会让士气强大,而有了这套内甲,再配上标准制式的盔甲,好不夸张的说,就是不持盾,弓箭也难以伤到他们。

    但被弓弩射中,不可能一点事情都没有,就算弓弩弹丸穿不透内甲,但造成的震伤还是难以避免,即使二少爷杨文才以铁锁相扣来抵消劲道,还是不能做到无伤,只能尽力将伤害降到最低。

    所以柳安才会不惜代价提高士兵们的身体素质。

    冬去春来,时至三月,春意却迟迟未到。

    已经到了春耕时分,可天气依旧寒冷无比,在零度上下徘徊,叫不少田夫愁的唉声叹气。

    田垄间土地硬的下不去锄头,就算硬刨开了,栽下的种子也存活不下来,可春耕的时间就这一个月,过了,今年的收成就会大打折扣。

    不过好在只有北方地区这般,南方地区发了水涝。

    跟京师所在的北方不同,自长江以南,年关刚过,就阴雨绵绵,一连十数天乌云遍天,瞧不见太阳。

    春分一至,直接下起了暴雨,黄河长江等诸多河流泛滥,河水涌出河道,淹没了不少农田和房屋。

    各地的急报如雪花般纷纷而至,柳安也被朱由校召进了宫中。

    朱由校的案前堆着如小山般的奏折,叫人看的头大,而每一封奏折上都系着红穗,代表急报。

    江西、杭州府、川地等等地区,但凡是靠近河流的府县,无一例外的都遭了殃。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柳安还没走进乾清宫,就听到里面传出激烈的吵嚷声,事态之紧急,连内阁首辅汪应蛟都惊动了。

    而那吵嚷声就是由汪应蛟和顾秉谦发出的。

    柳安初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得人告知后才明白,是他们两人应对灾祸的法子起了冲突。

    汪应蛟主赈,提议引流,朝廷拨粮拨钱赈灾,安置灾民,同时让各州府招募灾民,挖渠水道,引至山下,借着水河泛滥开垦新的田地,以此解燃眉之急。

    顾秉谦却持反对态度,他说这明显是上天发了怒,是上天不满才降下灾祸,应该在各地设立生祠,同时由皇帝祭天,此局方解。

    也就是标准的务实派和幻想派的争论。

    朱由校黑着脸,听着双方的争论,见到柳安进来脸色才稍缓。

    “先生来了,这些奏折先生且先过目。”

    柳安拿着奏折细细过目了一遍,上面写的大体跟他知道的差不多,山东干旱,往南就是涝灾,各地州府皆都请求朝廷赈灾,语气都显得十分急切,看样子情况并不容乐观。

    “怎么样,先生可有对策?”

    朱由校见柳安放下奏折,有些迫切地问道。

    汪应蛟和顾秉谦争执不下,朝中大臣也分成了两派,一时半会争论不出结果,必须有人来打破僵局。

    柳安想了想,拱手说道:“陛下,不论朝廷最终作何应对,这眼下的赈灾都是免不了的,况且依臣看,这涝灾并不是上天发怒,用人力就可解决。”

    这么说,就是明摆着支持汪应蛟了,汪应蛟露出满意地笑容,而顾秉谦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柳安否决了他的说法,让他心中很是不快:“柳太师此言差矣,如果只是一洲之地发了灾祸,尚可说是偶然,但如今大明疆土皆遭了灾,不是上天发怒又是什么呢?陛下还是听老臣的,祭祀苍天,祈求上苍护佑大明才是。”

    汪应蛟冷笑道:“一派胡言!自我大明朝开国以来,天灾人祸就从未断过,每三年一次干旱,每五年一次大灾,几乎已成了惯例!若是苍天有怨,那岂不是整个大明的罪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明国祚二百余年,上下承平,是因为各地官员和朝廷尽职尽责,而非苍天饶恕!若祭拜苍天有用,还要朝廷做什么?顾阁老搬弄是非,岂是对这灾祸束手无策?”

    “胡说!以往大明虽然便常常遇到天灾,可却没有一次似如今这般,定是惹怒了神明才招致的灾祸,只要陛下多行善事,多加祭祀,灾祸立解,如若不然,恐还会有更大的灾祸降临!”

    顾秉谦梗着脖子叫道。

    “够了!”朱由校一拍桌子,大殿中霎时没了动静。

    “汪阁老,朕且问你,如果朝廷要赈灾,靡费所需几何?”

    汪应蛟早就做好了功课,张口就道:“回陛下,天下州县三百一八处,根据大小人数地方财政估算,需银三百万两。”

    “这么多?!”

    朱由校吓了一跳。

    汪应蛟苦笑道:“陛下,臣还只是说的长江以南地区,没有加上北方。”

    案上的奏折大多都是来自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奏折倒是不多,一是因为春耕时节刚刚来临,百姓们也还有吃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地方官员也不敢妄加启奏,希望老天能快快回暖,这样也就不用上奏朝廷了。

    而北方积压的问题一旦爆发出来,将要比长江以南更加严重。

    就算家底再厚,也架不住这么消耗啊!

    这才多久?从东林党人家中搜出的银两就快用去两成了,若是就这么花费,今年怕是就要见了底。

    都说打仗就是烧钱,这赈灾也不比它差。

    朱由校揉了揉眉心,看向柳安问道:“先生可有妙计?”

    柳安嘴角一抽,他又不是神,也不认识玉皇大帝,不可能去跟人家说两句好话,该赈灾的花费,一分也省不了。

    “陛下,这赈灾是必须的,臣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

    朱由校身子微微前倾,追问道:“不过什么?先生但说无妨。”

    柳安顿了顿,说道:“朝廷可以下旨,号召各地商贾士绅,令他们协助朝廷赈灾,这样一来,花费的银子想必能节省不少。”

    汪应蛟摇头道:“柳先生有所不知,年前朝廷下的新政,可是惹得许多商贾不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