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公 > 第8章 秀才崔应元 阅读设置

第8章 秀才崔应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公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柳安心中警铃大作,问道:“少爷你看我干什么...”

    杨文才将手搭在柳安的肩膀上,笑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柳先生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柳安:“......少爷我今天才刚来杨府......”

    杨文才眼睛一瞪:“我不管!今天不管怎么说你都得将雅茹姑娘骗...吸引过来!”

    此时楼下突然传来几声大笑,一个青衣公子,手中拿着一把雕花扇,身边围着许多人,面带讥讽的看着杨文才一行人,说道:“我道是谁出手这么阔绰,原来是名震杭州府的杨家二公子啊!”

    杨文才看到青衣公子瞳孔一缩,嘴中吐出三个字:“崔应元!”

    崔应元坐在大堂中翘着二郎腿,不屑的看着杨文才几人,柳安不认识崔应元,只好向着旁边的一名老者问道:“兄台,这崔应元是何人?”

    那老者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崔秀才你都不认识?你真的是读书人?”

    柳安摇了摇头,那老者解释道:“崔秀才在去年的童试里考取了第十七名,是咱们府里有望成为举人的大才子!”

    说完感慨的看着崔应元道:“人家双十年纪就能考中秀才,举人定不在话下,说不定有生之年还有机会去争取一下贡士!”

    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是在各个地方由学政主持的地方考试,考中的才有了秀才功名,而且一并统称童生,只有考取了童生才有了进入府州县学习的资格。

    乡试则是每三年在各省会举行的考试,由皇帝委派人员监考,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则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中者称为贡士,俗称出贡,第一名为贡元。

    而殿试则在会试举行的当年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安排名次,第三天放榜,分三甲,一甲取三人,为状元(鼎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叫做传胪。

    而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能拿到第一名的也被叫做连中三元,三元及第,纵观明朝历史之中能够连中三元的人只有两人。

    每年参加科举的人何其之多,虽然一个童生的身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人家年轻,就成了一个香饽饽,会被一些大家族争相拉拢,崔应元就是其中一个。

    像崔应元这种才子自然是瞧不起杨文才这种纨绔子弟,所以两帮人都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见面虽不至于打起来,但是少不了发生一些口角。

    “我还要多谢杨兄慷慨解囊,能够让雅茹小姐出题的功劳多亏了杨兄啊,哈哈!”崔应元站起身,将扇子倒拿在手***了拱手笑道。

    嘎吱嘎吱!

    “有耗子?”柳安听到这个声音疑惑的四处看了看,发现声音是从二少爷嘴中传出来的。

    杨文才咬牙切齿的看着崔应元,对崔妈妈道:“崔妈妈!这钱是我出的,这题自然也只能我一个人看!”

    崔妈妈为难的说道:“这...雅茹小姐出题从来没这个规矩啊...”

    杨文才手伸进袖子里还要拿出宝钞,柳安一看再有钱也不能这么霍霍啊,赶忙拦住杨文才说道:“二少爷冷静!”

    “让开!”杨文才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

    “这雅茹小姐的名额我一定给你拿下!您就给老爷留点钱吧!”柳安苦笑道。

    “真的?”杨文才表情转怒为喜,简直是属狗脸的,说变就变。

    “嗯。”柳安只好无奈的点点头,这杨文才可一点儿都不傻,完全是在逼自己,如果他今晚上真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洒出去大把宝钞,那么到时候当大老爷杨钧责怪下来,一问,什么?柳安也在?他为什么不拦住文才?这责任最后就会落到柳安头上,所以柳安必须要拦住他。

    “很好,崔妈妈你也听到了,赶紧让雅茹小姐出题吧!”杨文才不咸不淡的说道。

    “好嘞!”崔妈妈兴高采烈的走上三楼进了雅茹小姐的闺房,过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便走了出来。

    翠花楼的客人们此时都走了出来,或站在二楼或在大堂之中,都略微紧张的看向崔妈妈,想知道雅茹小姐出的题目。

    崔妈妈很享受这种被人注目的感觉,清了清嗓子,将手中的纸条打开,念道:“雅茹小姐出的题目为:西湖!”

    大堂之中一下子热闹起来,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以西湖为题不少见,相反自古以来以西湖作诗的诗人们数不胜数,也正是如此,想要作出一首出彩的诗词更是难上加难。

    崔应元闭上眼睛,眉头紧锁,思索着诗词,就连数字都认不全的二少爷杨文才都双手抱怀,凝思起来。

    柳安嘴角一抽,这西湖的诗词他还真知道几首,不过都是古人的大作,想要力压群雄只能拿出来借用一下了。

    二少爷倒是很坦诚,考虑了十几息就放弃了,期待的看向柳安。

    柳安只好佯装闭目思索,背着手来回渡步起来。

    “有了!”

    崔应元不愧为秀才,是众人之中第一个站起来的,众人都惊异的看着他,在众人目光之中,崔应元缓慢的迈出步子,念出了他的诗词。

    “碧涛翻涌游人醉,青桥蛙声不知眠。

    绮罗一笑寂无声,微风杨柳水波平。”

    “好诗啊!”

    “崔公子果然大才!”

    崔应元诗句一出口顿时引起一阵喝彩叫好之声,包括柳安周围的老者也是如此,丰县的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念了一遍,感慨道:“此诗上半句讲出了西湖翻涌不平,暗指白莲教和北方鞑子作乱,将他们说作青蛙夏虫不值一提,后半句却说当雅茹姑娘一来,翻涌的西湖都平静下来,就连那些作乱的贼子们都拜倒在雅茹姑娘的衣裙之下,好诗,真是好诗啊!”

    崔妈妈在崔应元念诗的时候就将诗词抄写下来,连忙送到雅茹小姐的闺房之中。

    许久,崔妈妈笑盈盈的走出来,说道:“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