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大哥,你可听说过,君王之道其实就是平衡之道。”
“嗯,父皇这么和我说过。”
“这不就行了,平衡之道,就得有对立的两方,如果一家独大,那就恐怕会架空皇帝,到时候你会觉得更加来气。”
“话虽然是这么说,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就不明白了,明明一件对天下很好的事情,不能因为是文官集团提出来的,勋贵集团就站出来反对,这样扯皮,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够大治啊!”
“我的大哥啊,这天下大治,这其实是一个永远难以达成的目标,就像是人的欲望无法填满一样,当你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之后,又会有新的问题冒出来,我们只能把天下大治当做最终目标去追寻,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几百年能够完成的事情。”
武定国虽然不想就这么冷酷无情的点破太子的梦想,但是太子若是抱着这种想法走下去,整个朝廷或许就会像明末崇祯时代一样。皇帝虽然有心,但是用力过头,杀了严嵩,彻底让东林党架空了他,然后就……。所以,这天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庸之道,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太子大哥,你还记得萧夫子给咱们讲过的话吧。”
“萧夫子讲了那么多,我哪里知道你指的是哪句?”
“萧夫子传你君子之道,传我小人之道。你可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吗?”
太子被武定国这么一提醒,仿佛陷入了沉思。萧夫子说的君子之道,他很好理解,人人都想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世人的楷模,尤其是皇帝更应该如此。但是,传武定国小人之道,太子就有点不太理解了,难道萧夫子这是故意让武定国做一个小人?应该不会,武定国又不是萧夫子仇人的后代,没必要这么坑他。
而武定国并没有去管太子的疑惑,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
“大学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萧夫子教给大哥你的君子之道,不正是帝王之道的另一种说法吗?你恪守中庸,做一个君王绰绰有余。”
武定国这么一说,太子恍然大悟,原来,萧夫子的用意在这里啊!那就难怪了,其实很多朝堂上的事情,自己的父皇,何尝不是用中庸之道处理的呢?虽然,这看上去像是在和稀泥,可是实际上呢,整个国家在蒸蒸日上,这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平衡,或许是适合当下的一种方法,若是极端化,就会让国家处于一种十分危险的状态。这是萧夫子告诫太子的原话,当初不是很明白,今天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定国,你这种解释倒是有意思,可是你知道,小人之道又是什么吗?”
“我?说真的,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什么是小人之道,按照我的一点理解,这个小人之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哦?说说看,让我也长长见识。”
“好啊,既然你想听,那我就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小人之道,关键在一个小字上面。怎么理解这个小呢?我认为,是一种认识自己力量有限的概念。小人,小人,怎么可能比大人更有力量呢?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
而小人是善变的,是追逐利益的,所以说,我觉得小人就像是一个微小的秤砣。当他觉得,哪边对他有利,对国家有利的时候,他就会站在那边去,让胜利的秤杆朝着正确的一边倾斜。
而这一边,或许是勋贵们,或许是文官们。尤其是在两方力量平衡的情况下,这一个小人,往往显得十分的重要。
我想,师父的意思就是,让我去当这么一个小人,在朝堂里面,让正确的力量永远占上风。而这样,国家才会不停地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太子听了武定国的认知之后,也是心生感慨。他没想到,在人人唾弃的小人称呼,居然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不过,武定国说的也的确很对。皇帝负责保证平衡的存在,而小人负责让平衡略微倾斜。一个正,一个奇,相辅相成。这正是用最小的力量,去撬动最大的能量。
不得不说,经过和武定国这么一番谈话,太子才开始明白萧夫子想要真正教给他们的内涵。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无论是皇帝,还是千古能臣,但是他们虽然渺小,却可以运用巧妙的平衡,来推动国家的进步,推动正确的事情发展。这样的政治智慧,真是令人折服!
他们俩不知道,这个时候,在他们身后的阴影里面,萧夫子正饶有兴趣的听着这俩孩子的对话。就像是后世班主任来查岗一样,萧夫子这模样像极了。可是,此刻他却露出了微笑,欣慰的摸了摸胡子。
“这俩小家伙,明白得还不慢,是时候给他们加点东西了。武定国这小子,呵呵,不错不错,还有点悟性。老夫可真想看看,你以后到底能走多远……”
武定国能走多远,这个还得看将来的发展,不过现在武定国的名声已经响彻了这个天下。他的《论发展生产力》这篇文章,伴随着读书人的流传,逐渐传到了大江南北。而且,他和太子,赵志成、凌竞四个人撰写的白话文版,得到了说书人的大力追捧。
光看名头,这些说书人就能吹牛一年。瞧瞧这四个作者,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武侯爷,一个是状元郎,一个将门虎子,简直是文武齐备,君子小人具在,代表着大康朝未来的朝堂根基!
而且,白话文版,采用章回制的方式,十分便于说书人演绎。这些把说书当做吃饭手艺的人们,张口就来:
“各位看官,今儿个咱不说隋唐,不讲闺阁,咱们讲讲国家大事!话说不就之前,京城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当今澧县县侯,武定国,舌战群儒……”
百姓们对这些朝廷大官发生的事情,自然是喜闻乐见,尤其是,武定国写的话本十分注重情节起伏跌宕,并且具备一定的政策科普性,这对于法盲,文盲一般的老百姓,是一种教育意义十足的好东西。
不过,更多感到高兴的,是商人们,商人们简直想把武定国给供奉起来。瞧瞧,武侯爷说的话实在是太好了。不该轻视工,贬低商,而因该团结带领四民,共同致富!而且,苗疆的发展模式,让这些商人心里直痒痒!这种又安全,又长远,还备受尊敬的生意哪里找去?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瞧瞧苗疆的那些商人,一个个在苗寨里面,都快成为大善人了!
当这本书传到潇湘省,荆国侯史岚清的手里,咱们的史老爷子捧着这本书,反复看了三天。每次看到精彩处都忍不住拍案叫绝,无论是文言文版,还是武定国写的白话文版,他都仔细的看了。
结果,三天过后,史老爷子亲自跑到岳州书院,开堂讲课!讲的就是武定国写的这本《论发展生产力》!而且还亲自指定,武定国这本书,就是岳州书院的必读教材!
从此,大康朝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新名词——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