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一载的四月初一,阔别大唐权力中枢一十八载的谢三郎,回到长安城第一次参加大朝会,便连开三炮,完成了他人生之中第三次炮轰金銮殿的成就。
在这一次炮轰金銮殿中……
第一炮,弹劾王銲谋反!
第二炮,弹劾王鉷盗卖武备以资敌!
至于第三炮……
弹劾大唐首相李林甫,以"所举非人”之名……请斩之!
可惜,轰向李林甫的那一炮,终究是谢三郎根据大朝会上的局势,因势利导而顺手为止,终究吃了准备不足的亏,仅仅以"所举非人”的罪名,或者说仅仅以"举荐孙员外郎”以及"举荐王鉷”不当的罪名,很难彻底打杀李林甫。
即便这样,天子也在当场下令,罢相!同时,贬谪李林甫为荆州街大都督府长史!
经此一事,所有人都不得不感慨,变天了……
汜水侯谢三郎牛逼吗?
牛逼,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人家也是大唐整个天下最牛逼的几个人之一!
听听他的名声。
改盐法,推海贸,打盐枭,杀海盗,什么大唐第一办案能手,什么瘦金体、三郎茶,每年还能给朝廷进献万万贯……
如今大唐流传最广的戏剧,《谢公案》,就是以人家谢三郎为原型编写排演的,连姓氏都没改……甚至很多没有亲眼见过谢三郎的人,都以为大唐国朝汜水侯,就是那个满脸黢黑、六亲不认的舞台形象呢。
客观地说,人家谢三郎借着上述的种种,早就蜚声大唐了,论知名度,除了天子李老三之外,可能就得数他了。
不过,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鼎鼎大名的谢三郎,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是人家的能为,办案的能为,赚钱的能为,作战的能为……说一句"大唐能臣”绝对没毛病,至于其他,好像就声名不显了……吧?
结果,在四月初一的这一场大朝会上,谢三郎给全天下的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人家是大唐能臣,大唐干臣,这个没错,至于权势,只不过是人家没心思要而已,如果他想要的话,随时随地都可以变身为"大唐权臣”,而且还是那种每年能够想朝廷进献"万万贯”,连天子都拦不住的那种!
这不,四月初一大朝会上牛刀小试……
横行长安的王銲,栽了。
天子面前红人王鉷,关了。
就连独柄相权十八年的大唐首相李林甫,也仅仅因为"所荐非人”而罢相!
震动天下!
不过呢,对谢三郎稍有了解的人也知道,这事儿,还没完。
为啥?
那还用多说吗?跟着人家谢三郎蜚声大唐的名声里面,除了"大唐能臣”之外,还有,睚眦必报,六亲不认!
人家谢三郎在大朝会上,当着天子,当着满朝文武可说了,他是要杀李林甫!
现如今,李林甫仅仅是一个"罢相”的结果,谢三郎,能干吗?
可别忘了,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开元二十三年让安禄山逃出生天之外,人家谢三郎可是言出必践,说弄死谁就弄死谁,绝对一点折扣都没有,怎么就能在李林甫这破例?可能吗?所以,踏踏实实地搬好小凳子,切好了脆皮沙瓤的大西瓜,等!
果然!
谢三郎刚刚压制了大唐朝野之中,关于他"逼反安禄山”的谣言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并不是应对五月初五就已经造反的幽州节度使安禄山,而是带兵包围了李林甫的府邸。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要赶尽杀绝!
李林甫,见到谢三郎的第一时间,就脸色大变,随后还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开口说道:
"汜水侯因何至此?难道是催促某家上路前往荆州不成?”
说着,还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两声。
"大可不必如此吧……
四月初一,天子下令,贬谪我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当天,李某就想离京赴任,毕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天子既然下令,早早赴任才是正途。
不过,汜水侯你也知道,李某如今年届古来稀,那一天在金銮殿上,我又因为王銲王鉷兄弟的胆大妄为而受了惊吓,一口气没上来,咳嗽得撕心裂肺,要不是不汜水侯出手,说不定李某当场就会咳死在金銮殿之上,回到家中,李某就一病不起……
所谓"年老体衰”,这四个字儿在李某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才耽误了行程……”
李林甫絮絮叨叨地解释了一番之后,脸上带笑,对谢直说道:
"汜水侯放心。
如今,李某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调养,身体状况已经大有改观,虽然还没有彻底痊愈,想必也没有大碍了……
不用汜水侯催促,李某就这就带着全家老少一同前往荆州!”
说完,还特意咳嗽了两声,配合上他的年龄,还真有点"风烛残年大病难愈”的意思。
不过,谢直没有上他这个"卖惨”的当,直接一声冷哼。
"现在想走……未免晚了一点儿吧?
李,长,史!”
李林甫听到这个称呼,用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这个官职,加上李林甫形式组成的"尊称”,从谢三郎的嘴里叫出来,顿时眼角就是一抽抽。
只听得谢三郎继续说道:
"从四月初一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不想离京,只说自己年老体衰,正在养病,我看不尽然吧?
李长是除了养病之外,好像还干了点别的……
比如……
在长安城中散播谣言,说什么是我谢三郎逼反了安禄山……
李长史,您现在已经不是政事堂的李相了,而是荆州大都督府的长史,是不是应该考虑点荆州大都督府的事务,少替大唐操心了?”
李林甫听了,顿时脸色大变,随即摇头。
"汜水侯何出此言?
李某就算有心不愿离京,也不会在长安城中散布这种谣言啊!
如今你汜水侯已然权势滔天,在长安城中与你对立,别说我一个被赶出政事堂的糟老头子,就是我坐在大唐首相的位置之上,在这个时候,也只有避你锋芒的份儿,怎么还会主动去招惹你堂堂汜水侯?
这里面,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吧?”
"误会?”
谢直冷冷一笑。
"李长史,莫不是忘了我谢直谢新竹乃是明法出身,这些年的本职一直在御史台流转,要是没有点证据,谢三郎哪敢轻易登门?”
李林甫还要多说什么,谢直却不给他狡辩的机会了,满是玩味地看着李林甫,故作感叹地说道:
"其实,也对,如果我谢三郎是您李相的话,恐怕也心有不甘,不愿如此灰溜溜地离开长安城……
且不说您李林甫李相独掌大唐相权一十八载,一朝罢相,灰溜溜地离开长安前往荆州,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你……
只说您李相独掌大唐相权一十八载,日后史书之上,无论如何也跳不过您这位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首相。
我想,您李相,恐怕不愿意在将来的青史之上,留下一个罢相的结果吧?”
李林甫听了,不由得神色大动。
身前功、身后名,自古以来都是最高追求,超越了一切的那种,谁还不想在青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啊?
李林甫当然也不能例外。
谢直看到他神色的变动,不由得一笑,继续说道:
"但是,事已至此,您李相已经被天子下令罢免,还想在青史之上留下一个好名声,恐怕,难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谢直的神色也变冷了。
"如果是一般时候,您李相除了以养病为由在长安城多赖上两天,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吧?
不过呢,对您李相来说,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您赖在长安城的这段时间内,安禄山竟然谋反了!
李相,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传来,您是不是特别的高兴?
形势变了……
你的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李林甫听了,不由得摇头苦笑。
"安禄山谋反了,李某高兴个什么?难道我还能重回政事堂不成?”
谢直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能啊,怎么不能?
您李相独掌相权十八年,别人看不到形势变化带给您的机会,您自己还能看不到吗?”
李林甫还不乐意听了。
"那倒是要请教一下汜水侯,安禄山谋反,在这种形势之下,李某如何重返政事堂?”
谢直嘿嘿一笑,不像是在"逼宫”,倒想是帮着李林甫复盘一样,还特意冲着他拱了拱手,说道:
"既然如此,谢某就帮着李相谋划一二,如果跟李相当初的谋划有所出入,还望李相不吝赐教。”
随后,谢直就在李林甫满是复杂的眼神之中,帮着他"复盘”。
先说形势变了,形式不变,李林甫现在也没有机会重返政事堂。
现在什么形势?
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事堂空无一人。
李林甫罢相。
接任他成为大唐首相的严挺之,还远在扬州,等消息传递到扬州城,严挺之就算一点都不耽误马上就动身,抵达长安入主政事堂,估计也得一个多月快俩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之内,政事堂之中,一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只有那些吏员按照以前的工作流程,将重要的事务上报给天子,至于其他,等等吧,等到严挺之严老爷子抵达长安就好了……
说实话,这个局面,自从李老三建立政事堂处理国家大事以来,还真是头一回。
自然,政事堂的空虚,也引得一干人等蠢蠢欲动。
那些没有资格入相的,自然不用多说了,也就是搬个板凳吃个瓜的命。
至于有资格的……
巧了。
最有资格进入政事堂的,就是谢三郎!
可惜,人家高风亮节,在大朝会上明确表示不愿入相,反而推荐了严挺之接任李林甫留下的大唐首相的职位。
这就等于他谢三郎这尊大神,亲自站在政事堂门口"守门”呢,那些有资格入相的,谁要是脑子不清楚,觍着脸过来说,大唐首相这么好的职位,你不干我干啊,你让让……谢直能一个大嘴巴给他抽龙首渠里去!真当人家六亲不认、睚眦必报的名声是闹着玩的?
说白了,谢三郎就是要把"大唐首相”这个职位留给严挺之,谁敢染指,他就敢动手!
这就没辙了……
在人家谢三郎第三次炮轰金銮殿之后,谁敢在眼下这个局面下到他面前去找不自在?得了,想入政事堂,回头再找机会吧……
另外一方面的局势变化,安禄山突然谋反。
谋反,在哪朝哪代,都必须严肃对待!
尤其是安禄山这种实力强横的统兵将领谋反,这可不是王銲谋反的那种笑话一样的闹剧,一个应对不慎,就有覆国的可能!
说白了,这值得大唐整个朝堂,放弃一切内部争斗一致对外的大事。
而现在的大唐朝堂的情况,尴尬了……
虽然天子李老三还在处理政务,但是那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再说,人家懒政也没懒够呢……
至于真正负责朝堂政务运转的政事堂,没人管……
这不就闹心了吗?
就连李老三恐怕也知道,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什么派兵出征平灭安禄山叛乱,而是赶紧给政事堂找一个能管事的。
谁?
人选,有三。
第一个,自然是严挺之。
事实上,在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的时候,李老三就下令,派人沿途去迎接严挺之,催他快点!
但是,终究是缓不济急,严挺之再快,也不可能当天飞到长安城来。
他虽然是理所当然的第一人选,眼下却也不能指望着,最起码,也得在严挺之没有抵达长安城之前的这一段空窗期,给政事堂踅摸一任主人。
说白了,必须有人过渡一下。
而这个过渡人选,必然是剩下的两个人之见选择出来。
第二个人选,毋庸置疑,谢三郎。
至于其他人,不用多想了,只要迈不过谢三郎去,就不可能成为候选之一——在这个局面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骂街呢,占着茅坑不拉屎!
最后一个人选,却是李林甫。
人家独掌相权十八年,对政事堂的运行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让他重回政事堂的话,那都不叫"过渡”,而是"交接”了。
"这便是李长史的机会了!”
谢三郎分析完了"形势变了”这四个字,看着李林甫说道:
"安禄山如果不造反,而李长史您只能接受现实,灰溜溜地离开长安……
现在形势变了,倒是给了李长史您一次机会……”
什么机会?
修改青史评价的机会!
只要李林甫重新返回政事堂,天子李老三看在他在"大唐危急时刻”,"不计前嫌地挺身而出”的份上,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份该有的体面,至少,撤销贬谪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旨意,重新恢复李林甫大唐首相的职务。
这样,对李林甫就好了。
哪怕一天,李林甫也愿意!
三天五天的,只要等严挺之进京,李林甫主动一点,让贤!
天子也高兴,也没有触碰到人家谢三郎的底线,还把手上乱七八糟的政务都甩给了严挺之……
最重要的,他还能以"年老体衰”为由致仕,顺便还能弄走一个"让贤”的好名声,说不定日后青史留名,根本不提他罢相这一茬子,倒是会对他的"让贤”大书特书!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结果吗?
"所以……”谢直直视李林甫的双眼,"对于李长史来说,现在的问题,就剩下一个了,如何重返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