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湾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在邓大海的推动下,金鸡岭铅锌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首文化为甲方,出资五百万,占股51%;金鸡岭村委会为乙方,占股49%。在邓大海的坚持下,协议中写了两条补充协议:一、招收矿工时,应优先录用金鸡岭村的村民。二、建厂、修路用地补偿款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并不得拖欠。
同时,由国家拨款的乡级水泥公路也正在施工中。预计三个月就能通车。这条路从乡政府开始,一路爬坡由南到北有近十里。沿途经过三个村。最后一站是金鸡岭村的村委会。那个矿井距新修的乡级公路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两个自然村。首文化主动承担了这段路的费用。
金鸡岭村的扶贫工作进入到攻坚阶段,恰在这个时候邓大海接到市委通知,要他去省学习一个星期。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不想错过。为此邓大海向区主要负责人建议,派一个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去金鸡岭蹲点,督促监督乡村两级干部。让谁去呢?他想了很久,最合适的人选是藤道远,他富有农村工作经验,有一种亲和力,又是本乡本土人与当地农民容易沟通。但这样一位老同志让他去蹲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考虑了好久,他还是把自己的想法与藤道远说了。没想到藤道远非常乐意。高兴地说:“好啊,那里本来就是我的家乡,为家乡做点事辛苦值得,呆在办公室久了也烦。正想到外面走走呐。”
第二天,邓大海亲自开车送藤道远到了鹞仔乡政府一是打句招呼,二是要份扶贫对象名单。
正好碰上李乡长,他客气地说:“啊呀,老领导来我们乡指导工作,求之不得,求之不得!金鸡岭那地方偏僻,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给我说一声。哦,名单?乡秘书在,去他那里拿一份。”
邓大海和藤道远到了秘书的办公室,秘书颜从安正埋头写着什么,抬头一看,忙说:“区领导来了,请坐,请坐。”
藤道远说:“我们不坐了,还要去金鸡岭,我们要一份金鸡岭村扶贫对象名单。”
“哦,我找找。”颜秘书手忙脚乱打开抽屉找了一气,脸上汗都出来了。
两人在木沙发上坐下,邓大海见颜秘书这样,皱了皱眉头,他看到墙上挂着一排的文件,站起翻了几页,说:“颜秘书啊,不用找了啦,在这里。扶贫工作是目前的主要工作,这样重要的文件你半天都找不出来,你成天在忙些什么?”
“这个,这个是下面报来的。”颜秘书有点语无伦次。
邓大海说:“好,我就要这个。”
两人出了乡政府,上了车邓大海对藤道远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今天不回去了,在金鸡岭睡。”
到了金鸡岭村,这次他们没有到村长家里去,而是去了欧千凯家。通过几次接触,邓大海对欧千凯印象不错。
晚上吃了晚饭,邓大海对欧千凯说:要看几家村里最困难的家庭。欧千凯说,要村长带你们去方便些。邓大海坦诚地说:我信不过他才找你,你担心什么呀。欧千凯听了邓大海的话愣了下,瞬间明白邓大海的意思,说道:走,我带你们去。
走了几家,邓大海震惊了,这几家没有一家有电视,有像样的家具。有一家房子破旧,歪斜厉害,一看就是危房,不敢在里面住就在外面搭了个茅草蓬,一家人正围着木桌吃晚饭。桌上摆着一大钵红薯,一大碗萝卜,一小碗咸菜。
要看的最后一家是一位老人,在去老人的路上欧千凯边走边介绍道:这一家只有一位老人,有一个女儿离这里很远,女儿一年难得来一、两次。他还是老革命呢,打过鬼子,参加过三大战役,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走在中间的藤道远接了说: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王朝珍老人家,我知道他的事迹。老人性格有点古怪,他从不与人谈自己的事情。六十年代我参加工作队在这里蹲过点。听村里说起他的事迹后,我便去他家里了解,开始他不肯说,后来我再三要求下,他拿出一个小木箱给我,我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军功章。当时我就感到奇怪,就问他:按你讲的这些你应该是军官,应该有工作的呀。怎么回老家到金鸡岭?他说,你讲得没错,我参加三大战役的时候就是排长,抗美援朝的时候是连长。转业时把我分在广州一个动物园当园长。我倒不是嫌官小,我是想家,想回家找个老婆。我向上级打了份报告没等批下来就回家了。经历过那么多生死离别,眼看着一个一个的战友在眼前倒下,还有什么看不开?这是王朝珍老人的原话,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后来我把他的情况向民政局反应了,一查,确实有这个人,是广州寄回来的档案。每个月有二十块钱的补贴,而且每年都在加。他一次也没有领过。当时我帮他领回来了,送到他家里他死活都不肯要,有好几百块呀。我说您不要我不好交差呀,他才把钱接了。
藤道远边走边说,讲故事一样地总算把王朝珍老人的事迹说完,最后他唉地叹了声,“你们说这位老人的性格怪不怪。“
邓大海听完一点都不觉得怪,心里只是肃然起敬。他说:“快点走,我倒想早点看看这位传奇的老人家。”
三人边说边走,走过一个缓坡和一条小溪不一会儿就到了王家组。王朝珍老人住的房子是两间砖瓦房,也许就是用藤道远给的那些钱起的。邓大海轻轻地推开门,屋里亮着一盏几瓦的灯泡,光线很暗。王朝珍老人正在木架子上的盆里洗碗,看样子刚吃过晚饭。
邓大海轻轻地叫了声:“王大爷,我们看您来了。”
王朝珍老人用挂在木架上的抹布擦了下手,抬起头用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他:“你是哪个?”
欧千凯说:“大爷,区领导来看您啊”
“哦,哦。坐,坐,”老人用手抹了下木凳说。
接下来,藤道远仔细地问了老人的情况。
“老人家,这几年有人给您送钱吗?”
“有,有,一年有好几次啊,政府没忘记我们。“
“一次给你多少,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怎么会忘记呢,有时候是二十,有时候是五十,过年的时候还给过两百块呢。“
“今年给过您几次钱?“
“哦,我想想,”老人掐着手指头:“年初一次,对,五月端午节送了次,八月十五一次,这次最多有两百块。今年比以前多了几十块都是村长来送的,你们替我向他说声谢谢噢。”
他们临走的时候,老人哆哆嗦嗦地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说:“我都好多年没交党费了,我给村长,他又不收。唉,心里不好受啊。”
藤道远不肯接,说:“党费已经从你的工资里扣了,不用交了。“
邓大海却接了老人手里的一百块钱说道:“大爷,我代您交给组织,放心好了。”
“谢谢,谢谢”老人浑浊的眼里有了种异样的光芒。
在路上邓大海用纸巾擦了擦眼睛,又从公文包里拿了五百块钱递给欧千凯说到:“我都感动得流泪了,像大爷这一代老革命,我们是理解不了的,组织在他心里就是一座山,只要山在他的信念就在,就是这种信念支撑他活着。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了,你把这五百块钱给他,就说是组织给他的慰问金,他会高兴的。”
回到欧千凯家里,邓大海把从乡秘书那里带来的文件给欧千凯看,问:“村里这几户人家境况怎么样?”
欧千凯看了摇了摇头笑着说:“这份名单,其中有两户确实困难,其他的都是些关系户。其中两户,一个是村长的堂兄,一个是村长的亲姐姐。还有三户是乡秘书的亲戚,乡秘书是不是叫颜从安?”
邓大海点点头。
欧千凯继续说:“这就对了,颜秘书的老家就是我们村颜家组。他的三个亲戚其中一个在城里都已经有房有车。还在吃低保。这件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也有人向上面反应过。不但没用,去反应的人要起间房子几年都没批下来。现在村里都自顾自,都怕得罪人。”
邓大海回到濠州,立即向区主要负责人反应了这件事。主要负责人听了,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责成纪委调查。并开了常委会,作出了在全区对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