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系统全功率运作。”
“发球胜盘局实时监测,宿主状态82%,良好;对手状态回涨,超水准发挥概率18%。”
系统尽职尽责地履行着中级系统的效用,这些是兰逸飞以往未曾体验过的。他之所以能够在上一局果断地全力以赴,也是因为系统通知他约翰松的状态有所起伏。
然而此时此刻,6-5。面对局间休息之后,本应该养精蓄锐的一个发球胜盘局,兰逸飞本能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约翰松的状态回转?我的朋友,超水准发挥概率体现不了全部东西,但是从刚才的6%提高到18%,你凭什么?
裁判没有施舍给开始疲劳的两位选手哪怕一秒的额外休息时间。
“time!lanserves。”
随手拿起毛巾,走向底线,兰逸飞再次认真回想了了一下自己的保发策略:没问题,坚决执行吧!
只有战死的士兵,没有被吓倒的战士。
把毛巾递给和自己一边高的球童,兰逸飞的拍子上多出了三只球作为交换。
一边拍球,他一边双眼盯着约翰松略微靠向外角的站位。
“啧,果然已经察觉到我的变奏击球主要压迫正手位了吗?变通得很快啊......”
但是兰逸飞没有想太多,依然发出了一记快准狠的一区外角击球。
按理说,一位右手持拍球员站在一区发外角是有些违背人体力学的,不过兰逸飞仍然显现出来了平击发球愈发纯熟的那一面。
这归功于兰逸飞最早的个人基础、系统训练成果和后续的偷师。
“pong!”
没有任何一位司线呼喊“out”,绿色的小球再度带起一片红土。
纵使约翰松早有准备,不过瑞典人防守的中心更多地放在了“角度”而非“力度”之上。接发算是中规中矩,兰逸飞已然觅得了上手进攻的机会。
高点起跳,双反直线下压、后继的双反直线压制。
约翰松率先变线,跑动中的正手反斜线重复落点,出了约翰松的回球下网。
15-0,开门红。刚刚这个球是兰逸飞越打越快,狠劲则是第一拍最甚——这也是变奏。
直到这一分,一切都依旧很是顺利。
然而约翰松,终于找到了如何把硬地技巧在红土上使出来的窍门。
非但如此,或许这部分硬地技巧里面还掺杂了一些双打技巧。有太多人都忘了,约翰松其实还是位双打出道的选手,网前向来不是他的弱项。
他在之前只是挣扎于如何把底线球过渡到网前而已。
说白了,在脚步移动上,约翰松的确被兰逸飞的各种变奏搞得踟蹰不前——这也是不少传统快速场地高手在红土上面临的困境,如皮特·桑普拉斯。
然而在这一局,第一分过后,约翰松总算体会到了兰逸飞变奏所能做到的极限:你小子也不过如此!
预判不需要太过,容易被打重复落点;最关键的反应速度与舍得花体力!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分之内,兰逸飞再得一分,约翰松却连得两分。令赛场观众有些意外的却是,约翰松拿到的两分都是在网前,以“兰逸飞式”的动作拿分。
“哦,托马斯此刻的表现让我回想起了他在本世纪初的成名赛季!”
“没错托尼,他本来作为双打球员转单打,很是挣扎了一阵,直到他把一些双打心得用在了单人比赛之中。”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兰逸飞作为一名小将,他防守网前球的能力,是否与网前进攻一样足够优秀呢?现在看来,问题的答案似乎是no。”
的确,兰逸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自己为托马斯量打造的移动陷阱被打破还是一方面,瑞典人连带着把球质也提升了一截,这才是问题关键。
几乎每一个截击都和炮弹一样砸得又深又高——这有些超出兰逸飞的救球阈值了!
30-30,40-30,40-40,ad-40......哦不,40-ad。
原本,兰逸飞还苦苦支撑者不送给对手破发点,结果经过了一个差异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改判后,兰逸飞从原本手握盘点变成了对手手握破发点。
“我也是醉了啊!”兰逸飞无力吐槽:“不是裁判您毕业于鹰眼大学,就是你找错了球印......”
但是——红土场没有真正的鹰眼回放,兰逸飞能做的就是拾掇拾掇心接受改判。
赛场观众的呼声也一瞬之间压抑了下去:似乎,这第一盘还大有可看?
关键时刻,兰逸飞一如既往地顶住了压力,一发入界且直接形成ace,来自于一个内角t点附近的偷袭。
他之前频繁的外角发球干扰到了约翰松。
说起来,兰逸飞虽然擅长顶住压力,能够直接发球救命在以往倒是不多见,这侧面证明了他在发球方面的突飞猛进。
终于,兰逸飞没有浪费掉自己发球立下的功劳,连下两分,这次都是底线的穿越——看上去约翰松的超水准发挥概率的确只有20%左右——兰逸飞以7-5先下一局。
但他的危机尚未结束。正如先前所言,约翰松迅速逆转局势的关键是破解了底线纵向、横向的移动困境。
兰逸飞先下一盘的代价亦是在盘末把原本迷茫的约翰松大耳光子“抽”醒。
没错,就是代价。没人说赢下第一盘不赚,只是第二盘注定不好打。
受益于现代运动医学的快速进步,也受益于良好的参赛习惯,约翰松在第二盘彻底展现出来了另一种层面的“硬实力优势”。
之所以说是另一种层面,这是因为在面对费雷尔,另一位大满贯冠军的时候,兰逸飞也感受到了类似的压力。
即我不失误、或失误很少,结果却是基本赢不下来、或处处落入下风。
区别则在于,体健康的约翰松,让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兰逸飞的保发效率眼可见地下降,破发点获取也再无进账。
与此相反的则是约翰松的反变奏击球——我就按照我的节奏打,你尽管调整。只要你为了不丢分再次跟随我的节奏,这就叫破局。
虽然兰逸飞的某些改变的确有成效,比如挑高球取代平击穿越,但他依然在第三个发球局被无奈破发。
终究没能逃过第三个破发点。
此时的比分,2-3,先发落后。
这种状况持续到了第二盘盘末,持续到了系统自动辅助判断出约翰松的状态再次周期回落,瑞典人的脚步再次变得可预测。
只是为时已晚,差点二度破发,5个破发点兑现了1个,让兰逸飞没能拿到任何一个破发点,约翰松将盘分扳成了1-1平:5-7,6-4。
......
“是的,我去申请也是做无用功。”皮尔曼耐心地给团队内一些成员解释道为何他们不能有所行动。
突然,旁边继续传来一道声音:“呵,巴塞罗那公开赛不设场内指导,我们的工作都集中在赛前与赛后。比起这个,你们这几个坐在后排的,任务完成没?认真记录数据、给分析师提供素材,要我说几遍?”
兰逸飞的球员包厢内,丝毫不见太多的紧张气氛。或许是跟第一轮与对手实力不俗有关吧,威廉反而在训导几位团队萌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我和你们说,就算兰逸飞真的首轮出局,那也有你们包括我在内的责任,知道不?别以为以后你们就能稳坐钓鱼台,自己看球员包厢那么大点地儿,助理b,等兰逸飞有女友或者妻子了第一个踹出去的就是你!”
皮尔曼不捂住了额头。
“啊,助理a,你也别笑,等兰逸飞有了孩子,你也自己买票去吧!”
助理b不服气地争辩道:“我这还不是关心实际比赛嘛!再说......他以后要是生个双胞胎三胞胎什么的怎么办......”
只见威廉一瞪眼:“你是想现在就被踹出去?”
......
场内的紧张气氛难以影响到看台,包厢里的活泼气氛也难以疏解长椅上,兰逸飞的心。
此时此刻的他,放空心神,一口一口吃着香蕉,精准无误地吃掉半截,然后喝水、把毛巾搭在脖子上休息。
决胜盘很快开打。
第一轮,大牌轮空,其余的比赛不是单方面横扫、就是菜鸡互啄。
至少此时此刻,有不少官方媒体,比如评判首轮精彩集锦的团队,就已经把目光聚焦到了2号球场的这场男单之上。
而兰逸飞与约翰松的第三盘表现也确实没让绝大多数人失望。
没有任何一方提前掉队,也就是单方面拉胯——华国球员保发效率再度回归第一轮水准,瑞典球员的破发点也不再是平均两局一个。
直到局分4-4,约翰松的发球局。
看台上的观众们如同心有灵犀一般,相较于盘初的观赛疲劳,全部重新进入了状态。
30-30。
一分钟前还保发前景一片光明的约翰松,转眼就送了个双误,又被抢了个发球。
赛场重新被低气压所笼罩,很多人仿佛察觉到了:约翰松的上风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被打丢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据兰逸飞个人判断以及系统辅助判断,约翰松现在的超水准发挥概率不足5%。对手有一个或多个主属临时下降过多!
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唯一一个长期变化的属:体力。
但局面容不得兰逸飞继续思考太多,约翰松的体力不足只会不定期影响其发球的稳定,并不代表接发压力大减。
30-40。
就像刚刚这个球,如若不是接发专注度始终还在,这分就不会通向破发点,而是对手的保发点。
但是!球场上可没有如果。
兰逸飞的全盘第二个破发点。也有可能是决定比赛走向的一球。
约翰松没再发出双误,但他的一发再度被赌对了位置。终于,兰逸飞的发球抢攻,久违的额招式,再度够格在对手状态下滑时拿出迎战。
没能直接下分,约翰松仍然顽强地把球击打了回来。只是——待瑞典人抬头一看时,兰逸飞已经不知何时化作了网前的一堵铁壁。
破发点,兑现。就像他在第一盘做的那样,就像约翰松在第二盘那样做的。
4-5,发球胜赛局。
这一次,没有再出现更多额外的纠缠,兰逸飞到头也没能重塑“脚步陷阱”,但他最终凭借对手体力的快速下滑赢下了比赛。
倒也算是殊途同归,本来第一盘的那种计谋也是为了打开僵局,然后制造出体力差。只不过,没人料到这个结果会藉由这种途径实现。
7-5,4-6,6-4。
兰逸飞终于流露出了一点点疲惫与如释重负的表,褪下了腕带与发带。
非常有意思的一场比赛,先发球的一方都如同被诅咒一般丢掉了那一盘。
非常接近的首轮比赛,不知道这样的体力消耗对于兰逸飞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但不管怎样,兰逸飞终究要开始思考第二轮的事了。
前法网冠军高迪奥,或者13号种子,另一位瑞典人索德林。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