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要准备几件衣服?——女装篇
(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上个资料章讲了唐朝冬夏日常男装,这次再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女装部分。 普通的唐代女装我们都很熟悉,一件短上衣,一件长裙,再披个披巾,就是常常被称为“唐襦”、“高腰襦裙”、“披帛襦裙”等等的这一套服装。但是在唐人语境里面,到底是怎么称呼这些衣物,以及具体层次到底如何?
《唐咸亨三年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里面所登记衣物的女装,包括:“肉色绫夹衫子一领、紫绸绫袄子一锦褾、绿绫夹帔子二领、绯罗帔子一领、紫绫夹裙一腰、墨绿绸绫裙一腰、紫黄罗间陌腹一腰、五色绣鞋一量、墨绿绸绫袜一量(两)锦靿”等冬夏衣物共11件。
这部分是“新妇为阿公布施”的全部女衣,大体也包括了当时一个普通女性日常冬夏所需的衣物。
可见唐代日常女装的基本配备是衫、裙、帔。此外视情况还包括短袖背子、汗衫子、陌腹、鞋袜等部分,下面就依此说说唐代女性日常衣物的种类、正确称谓与四季搭配方式。
【衫子·襦】 初唐衫子(窄袖圆领对开襟式)
唐代女性日常穿着长袖上衣,窄袖短身,现在一般叫“襦”,按唐人习惯应称之为“衫子”。
观察各种唐代文书、出土衣物帐与诗词小说中的服饰词汇,但凡提及日常女装,从初唐至中晚唐,上衣几乎尽数为“衫子”、“衫”。
唐代,女衫子身长很短,大多不及腰。可知时人观念中,衫子因身短又可称为“半衣”。初唐盛唐衫子袖窄,中晚唐衫子略宽松,但大体仍属窄袖样式。
衫子领式有很多种。有直领对襟、圆领对襟、圆交领等等,随流行而变化。引人注目的是,唐代衫子领口往往开得很低,尤其武周开元前后,酥胸半露的形象极多。 作为日常普遍穿着的上衣,衫子的用料十分丰富,以较轻薄柔软的绫、罗、绢、布为主,颜色则紫、绯、红、青、黄、白各色均有,似无禁忌。
衫子的袖端有用异色衣料或华丽的锦绣镶边的,前面提到的“紫绸绫袄子一锦褾”,“褾”为袖端,便指此样式。
衫子一般指单衣,冬日天寒时则改用夹衣,此时则称“袄子”。也有“夹衫子”的称呼。冬日所用短绵衣也可称为“襦”。礼服的构件中也多有“白裙襦”,对应“白裙衫”,这边的“襦”,就是指相对于单衫的夹絮绵衣。
但我们现在喜欢说的“襦”一词,在唐代可能更多还被用来指代女性的大袖上衣。汉晋时,“襦”原指相对于袍的短衣,《说文》称“襦,短衣也”,是当时的常用上衣,在汉代衣物疏中很常见。
东汉、魏晋日常使用的襦作为前代服饰则有古装化,以及盛装化、舞装化的倾向(这也是历代日常服功能演变的普遍规律)。 所以唐代文献中的“襦”,便常常冠以“大袖”,出现在古装描述,或礼衣、舞衣配置中。
另外,在形容民间比较华丽的盛装、礼装时,也常用到“襦”一词,中晚唐尤多,并往往冠以锦绣纹样。还将婚服称之为襦,其上还有礼衣意味的“雉”纹。
中唐以来社会风气普遍追求华丽奢靡,在小袖衫外往往披宽博之襦,因其过于僭奢,文宗朝还曾特别下诏限定“襦袖不过一尺五寸”,但成效不大。
还可见名为“蓋(衤蓋)裆”、“盖裆”者,常用有紫绫、红锦、绿绫等较华丽面料,并且往往与贴金衫子、画帔子、绫裙等成套组合,也是一种盛装上衣。也可作为新娘婚服。
【背子·短袖衫子·半袖】 衫子之外,常套有一件短袖或无袖短衣,其领式与衫子一样也有圆领对襟、直领对襟多种,或应称为“背子”、“短袖”。
其名称以往多认为即“半臂”,但“半臂”在唐代文书记录中的定义特指男装中“带襕之无袖交领短衣”,女性裙衫外的半袖衣形制则与之不尽相同。而且翻诸各种唐代女衣清单,均不见半臂一词(唐代女性的确也可以穿半臂,不过是在其穿男装、胡服的情况下,不宜混为一谈)。那么这种上衣到底应该被称作什么?
其实背子是无腰襕的无袖夹衣,以锦制成,作为女性外层衣。
把唐代用华丽面料制成的女性无袖外衣称作“背子”,是比较妥当的。
另外,唐代文献中还有“半袖”、“短袖”之称。大致有两种,一种几乎无袖,一种是中袖短袖。也有可能“背子”特指锦制无袖衣,而“半袖”、“短袖”指袖长比“背子”略长,面料也更为普通多样的衣物。
【帔子·礼巾】
女性衣外还会披挂一条长巾,现在习惯称之为“披帛”,但在唐人语境中,通常称“帔子”、“帔”,有时也写作“披子”、“被子”。
帔子的面料常用轻透的纱、罗,如“紫银泥罗被(帔)子”、“碧罗帔子”、“绯罗帔子”。壁画中常见半透明帔子,还有杂色菱纹罗,另有天青色敷金彩轻容,其上还有金色花朵。
也有较厚重的夹帔子,如“绿绫夹帔子”、“紫小绫袷帔子”,可供天寒时使用。
中晚唐的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了印花、泥金外,还有刺绣、彩绘、夹缬、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如“晕绢帔子”、“紫绣帔子”、“黄画罗帔子”等等。
晚唐五代北宋,还常见“礼巾”、“领巾”、“令巾”等词,如“贴金礼巾”、“银泥礼巾”、“白小绫领巾”、“淡绣令巾”,均与裙衫或华丽的礼衣配套出现,同属帔子类服饰,之间或有长短大小之异。
帔子的披挂方式很多,较常见的是一端纽系于胸前,另一端向后绕过肩背,再垂于身前手臂间。比较厚重的帔子还可由后绕向前,在胸前相交,几乎相当于一件上衣,也有一定的御寒作用。也有将轻薄的纱帔子由前往后披挂,两端飘垂于身后。晚唐五代盛装所用帔子极长,其缠绕方式也更为迂回。
【裙】
间裙
唐代裙子的样式有多种,并且随流行而更替。
初唐常见魏晋以来流行的间色裙,其条纹逐渐由粗变细密,色彩丰富,但以大红间以他色为主,正仓院中恰有一件紫绫红臈缬絁间缝裙,便是紫红相间。
至于名称,魏晋至初唐,文献中有两色“双裙”、“复裙”、“间裙”的称呼,或许与此有关,也有直接以两色称之,如“绛碧裙”。
间色裙南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
间色裙之外,有时会罩衣一件透明的薄纱裙。
同时另有一种单色裙,以多幅面料拼接而成,上窄下宽,或有若干褶裥。初唐裙子的开缝处往往在正前方,可见穿法之一是由后往前围。不少裙子还可看到细肩带,则属吊带裙,从北朝、隋、初唐,一直到盛唐、中唐都不鲜见。
肩带裙
有六幅、八幅、十二幅几种,即文献所提“裙拖六幅潇湘水”、“书破明霞八幅裙”等。裙色有红、绿、紫、黄、青多种,其上还有印花、彩绘各种装饰。文献中红裙的记载尤多,常常被称为“石榴裙”。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武周前后开始,大量出现另一种单色裙,裙腰下两侧各开一个衩口,露出其内所穿的细密间裙,可见为两裙套穿。有时还有一条环绶结带从腰衩内伸出垂下,或在腰衩下端打一花结。裙摆下还露出了其内的间裙。中唐之后,衩口内则露出的是其他花色的衬裙。这种穿法一直延续至中晚唐。
另外,唐代裙子除了裙身外,还包括裙腰、裙带两部分。
裙腰往往用华丽的缂丝、锦、绣面料制作。
长裙上,有时还会加一条仅及腰腹的短裙,由后往前围,一般还有华丽的缘边,并以间色为多。这种穿法在魏晋南北朝很流行,作为前代遗留,初唐尚比较常见。至武周前后,仅有个别盛装仕女可见。但在唐代舞衣以及后世仙女、仕女画中延续了很长时间。也许是因为流行时间和范围很短,所以文书中尚未发现其准确称谓。看似有可能指“袜肚”、“袜腹”等等,或又应指女性内衣。
【女装之层次搭配】
女装搭配最普通者为裙、衫子各一件成套,即“裙衫一对”、“黄绢裙衫一对”、“紫绫夹裙衫一对”。农妇、普通女性,常有仅身着裙衫者。
加上帔子,则是裙、衫、帔三件套,构成唐代女性最基本的日常服饰。唐代小说中描述女性服饰外观,多提及此三样。“施绫帔,解罗裙,脱红衫,去绿袜”,正是完整的脱衣顺序。
在裙、衫、帔的基础上,往往还会加一件锦背子或短袖衫子,便是更完整的四件套。短袖衣通常套穿于衫子之外;但也有衬于衫子之内的例子,在开元前后尤多。
以上为外衣,裙衫之内还须有内衣。
衫子之内,因为属于比较*的内衣,所以文物形象一般看不见,但从文献上看,视情况会有几种贴身衣,如“旱(汗)衫”,更常见的是各种被称为“袜肚”、“陌腹”等等一系列裹肚类衣物。
至于下身,如前所述,裙子往往不止一层,会有笼裙、表裙、衬裙、腰裙之分,根据场合身份、时代流行和喜好有不同搭配。
裙子之内也还应穿袴、裈等裤装,裈、袴之分,前文有述,开档的袴穿于裈外,有可能露出袴脚,所以常常用华丽的锦制作,色彩上也常用红绯等鲜艳的颜色。
至于女装的四季搭配,春夏主要穿单衣,如单衫、短袖衫、单裙、纱罗帔子、单裈等轻透衣物,也可不穿短袖;秋冬寒冷时,则将各件衣物改为厚重的夹衣或绵衣,如袄子、锦背子、夹裙、夹帔子、夹袴等,形制并无大差异。仕女还戴有名为“耳衣”的暖耳,为冬日御寒所用。再准备各种鞋履、袜,以及首饰、义髻、冠子、挂饰,便基本备齐唐朝女性冬夏所需的各种日常衣物了。
——作者:扬眉剑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