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讲讲:唐代时期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唐代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通频繁,众多的外交使节、商人和宗教僧侣络绎于途,使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向西,大唐帝国同中亚、西亚、南亚和其它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传统的丝绸之路进行;向东,对日本、朝鲜的饮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海路进行。 (一)陆路交流
向西的陆路交流是唐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流,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巨大的国际通道,唐代饮食文化的输入和输出都比较兴旺。就饮食文化的输入而言,输入唐代的多为中原内地所无的各种饮食原料,以果品、蔬菜和调味品为多。各种胡食肴馔及异域的饮食器具对唐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经丝绸之路引进的果品有千年枣、波斯枣、偏桃、树菠萝、齐暾果、胡榛子、金桃、银桃等,这些果品多是所在国家的使节进贡而来的。其中:
千年枣是天宝五载(746年)闰十月,位于今天里海附近的陁拔斯单国王忽鲁汗遣使来献的;
波斯枣又称海枣,原产西亚地区,“子长二寸,黄白色,有核,熟则子黑,状类干枣,味甘如饴,可食”; 偏桃又称扁桃、巴旦杏,原产中亚地区,“状如桃子而形偏”,“其肉苦涩不可噉,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树菠萝又称菠萝蜜,原产南亚地区,“大如冬瓜,有壳裹之,壳上有刺,瓤至甘甜,可食,核大如枣,一实有数百枚,核中仁如栗黄,炒食甚美”;
齐暾果,原产地中海地区,“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也”;
胡榛子,又名阿月浑子、无石子,原产于西亚,“子大如指,长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黄,可噉”。
偏桃、波斯枣、树菠萝、齐暾果、胡榛子均是从波斯引入中国的。金桃、银桃是从康国引进的,据《新唐书》载,唐太宗贞观五年,康国“自是岁入贡,致金桃、银桃,诏令植苑中”。其中,金桃又称黄桃,“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黄金,亦呼为金桃”。 经丝绸之路引进的蔬菜有佛土菜、菠菜、酢菜、浑提葱、苦菜等,同果品一样,这些蔬菜也是由使节进贡而来的。其中:
佛土菜是从健达国引进的,其菜“一茎五叶,花赤,中心正黄,而蕊子紫色”[3](p4325);
菠菜又称波稜,是从泥婆罗国引进的,其菜“叶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酢菜,“状似芹而味香”。这种酢菜就是今天的旱芹,它又称胡芹,唐人又称为醋芹,柳宗元《龙城录》载:“魏徵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一次唐太宗召赐食,“有醋芹三杯,公见之,欣喜,翼然,食未竟而芹已尽”。还有称此菜为醋菜的,段公路《北户录》卷2《蕹菜》载:“醋菜,状似慎火,叶阔而长,味如美酢,绝宜人,味极美。”
浑提葱,“其状犹葱而甘辛”; 苦菜,“状如苣,其叶阔,味虽少苦,久食益人”。
经丝绸之路,还输入大量的外来调味品,其中最有名的为胡椒。
苏恭《唐本草》称:“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段成式更明确地指出:“胡椒,出摩伽陁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由于唐代胡椒的输入走的是陆路,运输成本较大,胡椒在唐代是比较昂贵的奢侈消费品,它甚至还和金银珠玉一样成为某些人的保值储藏品,如元载任宰相多年,家财不可胜计,当他败落后,朝廷籍没家中财物,“胡椒至八百石,他物称是”。
莳萝子也是唐代引进的一种调味品,李珣《海药本草》称莳萝“生波斯国”,其子“褐色而轻,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 唐代经丝绸之路输入的其它调味品还有盐、石蜜、胡芥(又称白芥),如天宝五载,突骑施、石国、史国、米国、罽宾国各遣使来朝,“献红盐、黑盐、白戎盐、余甘子……等物”,十二载五月,“火寻国遣使献紫麞皮、白生、石蜜、黑盐”。
除果品、蔬菜和调味品之外,通过丝绸之路唐朝还引进了制糖、果酒酿造等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唐朝从南亚的摩伽佗国引进了先进的熬糖技术,据王溥《唐会要》载:“西番诸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愈于西域所出者。”
唐朝还从波斯引进了三勒浆及其酿造方法,李肇《唐國史补》卷下载:“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韩鄂《四时纂要》称,三勒浆“味至甘美,饮之醉人,消食下气”。据苏鹗《杜阳杂编》卷中载,唐朝从西域的乌弋山离国引进了“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的龙膏酒。
不少异域的饮食器具通过丝绸之路也传入到中国,其方式有二:一是使臣贡献,如《觥记注》载:“罽宾国献水晶杯”;二是胡商贸易,如镶金牛首玛瑙杯。有人估计这件器物,可能是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的。
除金银、玉石、玻璃等贵重质地的饮食器具外,输入中国的还有唐代比较常见的陶瓷质地的饮食器。如扬州曾出土有翠绿釉大陶壶和青釉绿彩背水扁瓷壶各一件,从釉色、胎质上,特别是造型艺术上看,它们均为古代波斯的器皿。此外,人们在扬州还曾捡到许多波斯的古代翠绿釉、蓝釉和灰蓝釉陶片。
异域饮食器具的造型纹饰也对唐代饮食器具的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以金银器为例,唐代金银器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影响。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窑藏金银器中,有部分器具的造型与纹饰,显然在不同程度上融汇了一些异域风格。如金银器上的装饰花纹,往往把传统的龙、虎、朱雀等纹饰,与外来的葡萄、莲花以及对称的花草、鸟衔花带等纹饰巧妙组合,形成了鲜明生动的艺术特色。
唐代瓷器的造型纹饰亦是如此,如在唐高宗乾封二年段伯阳墓中,出土了一件白瓷胡人尊,胡人深目高鼻,前额有一个硕大的白毫相,齐眉的发尖是排联珠纹,裹幞头,身穿圆领短袖紧身衣,手腕佩镯,胸前抱一口袋,袋口扎成荷叶形状,巧妙地做成尊口。又如初唐的凤头壶,壶身堆砌着瑰丽的饰纹,壶盖塑造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而由口沿至底部连接着生动活泼的龙形柄。
这些饮食器具都是唐代以前所未见到的新型样式,器物本身既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的金银器造型,而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风格,以龙凤纹为装饰,颇具特色。其它诸如凤头龙柄壶上的力士和卷草纹,还有青瓷人物狮子扁壶所塑的象头、狮子和胡人形象等,都是对外域纹饰艺术吸收的结果。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食物原料、饮食器具、食物加工、饮食方式等,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广大的中亚、西亚、南亚和其它西方国家。唐代的饮食文化,尤其是中国茶文化的输入,对当地居民的饮食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中国的茶叶沿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过程中,波斯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地,“据有关专家阐释,凡是从陆路传播茶的国家,尽管有些国度已离中国较远,但他们的语音中,仍然保留着中国北方话‘茶’的基本音质,这些国家都将‘茶’读清擦音声母s、s或清塞擦音声母、。如俄罗斯语读茶作,阿拉伯语读茶作s,土耳其语读茶作y,罗马尼亚语读茶作,波兰语读茶作。这些发音依据的多是波斯语,而波斯语‘茶’的发音则根据中国‘茶’的直接音译。现在的波斯茶一般读作y。
据黄时鉴先生考证,阿拉伯—伊斯兰古文献最早记述的茶读,语言学家认为都是从波斯语借入的”。有学者认为,茶是唐代大食商人采购的大宗商品之一,茶已传到了比波斯还往西的阿拉伯地区。其根据是成书于851年的阿拉伯-伊斯兰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提到了中国的茶叶:“在各个城市里,这种甘草叶售价很高,中国人称这种叶草叫‘茶’(s)。此种干草叶比苜蓿的叶子还多,也略比它香,稍有苦味,用开水冲喝,治百病”。还有学者认为:“土耳其商人在进行边疆贸易时,也以茶叶为重要物品”。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并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唐代茶已西传至波斯并入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实证和依据。
(二)海路交流
向东的海路交流,主要国家是朝鲜和日本。
从朝鲜输入唐朝的多是各种食物原料,如水稻、蔬菜、果品等。
新罗有一种黄粒稻,具有芒颖、粒肥、色殷、味香软等优点,唐德宗时金地藏从新罗输入此稻,并种植于安徽九华山一带。
从新罗输入唐代的蔬菜有白茄和石发,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茄子)有新罗种者,色稍白,形如鸡卵。西明寺僧造玄院中有其种。”从这种白色的茄子在寺院中种植的情况来看,它极有可能是由僧人从新罗输入中国的。
石发是一种水生藻类,中国吴越沿海也有出产,“然以新罗者为上。彼国呼为‘金毛菜’”。
输入唐朝的著名朝鲜果品为松子,“新罗使者,每来,多鬻松子。有数等。玉角香、重堂枣、御家长、龙牙子,惟玉角香最奇。”
对朝鲜而言,唐朝饮食影响最大的当属茶文化的输入。
金富轼《三国史记》载:“茶自善德王有之”,新罗善德王在位的时间为632~647年。可见,最迟7世纪前半期,朝鲜已经开始饮茶了。
唐朝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更大。
日本大化革新后,对唐朝高度发达的文明非常崇拜,经常派僧人、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模仿唐朝的一切,近乎全盘唐化。
与其它国家相比,唐代时期的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几乎全部表现为唐朝向日本的输出。
输入到日本的唐代饮食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饮食原料到饮食方式,从食品到饮料,应有尽有。
据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东渡时,携带的中国食品就有干胡饼、干蒸饼、干薄饼、番捻头、落脂红绿米、甘蔗、蔗糖、石蜜、茶叶等。日本学者杂喉润认为,豆腐、黑沙糖和用来吃的味噌(日本式豆酱)都是鉴真传到日本的。
另据日本《食物传来史》记载,8世纪日本从唐朝传入了馄饨的烹制方法。
《倭名类聚钞》则认为,日本奈良时代,苹果及面条的制作方法也由唐朝传入了日本。
而据陶文台先生的研究,豆腐、粽子、年糕、生鱼片等食物,“箸”、“料理”等名称,多是唐代传入日本的。
徐少华先生认为:“日本于平安朝初期(中国唐代)引入中国药酒”,“日本仿效中国元日饮屠苏酒始于平安朝初期(811年),直至今日仍有这一习俗,处方与饮用方法也与中国相同。在唐代,中国式宴会已进入日本上层社会”。
在日本输入的众多唐代饮食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茶叶了。
学者多认为,茶叶传入日本的时间可能略晚于朝鲜。茶叶最早是由僧人传入日本的。
除东亚的朝鲜、日本外,经海路唐代的饮食文化还传播到东南亚诸国,据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器用》载,真腊(今柬埔寨)的寻常人家,“盛饭用中国瓦盘或铜盘,……往往皆唐人制作也。食品用布罩,国主内中,以销金缣帛为之,皆舶商所馈也”。
——作者:刘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