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从元代开始就有吃烤鸭的习惯,但当时都是先腌后烤,后世那种生烤的食用方法是从明代开始的。
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都,从南都带来了大批的官员富户,同时也将闷炉烤鸭这一新吃法带到了北都。后世北都烤鸭最出名的便宜坊,就是这时候从南都迁到北都的。
便宜坊的烤鸭与以前不同,这种新吃法不用调料腌制,而是直接闷炉烤制,烤鸭的香味全靠调味品衬托出来。烤完后的鸭子用刀片成薄片,用新烙的薄饼夹着葱丝甜面酱食用,别有一番滋味。
明代的便宜坊并不是开在后世的崇文门,而是在珠市口,赵和他们住在禄米仓胡同,这里的烤鸭店可不是便宜坊,而是当地人效仿便宜坊开设的,虽然并不是正宗,但看着饭馆门口人来人往,味道应该不错。
赵和带着几人来到饭馆门口,看到门上挂着幌子,写着得意坊金陵烤鸭,门口的伙计看到赵和等人,赶紧上前接待:"几位爷,可是要吃烤鸭?”
赵和站在门口看了看里面,现在正是饭口,里面高朋满座都坐满了人。
"伙计,你们这生意不错啊!”
伙计听赵和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笑道:"几位爷,咱们得意坊虽然不如城西便宜坊出名,但也是百年的老店了,咱家的鸭子选用通州的白羽鸭,宰杀前用料填了半个月,上炉烤制后十分肥美,吃完后保您唇齿留香!”
赵和点了点头,对身后的几人说道:"咱们今天就吃这家了!”
伙计听赵和要吃饭,笑道:"几位爷,你们都看到了,包厢都已经满了,几位只能坐大堂了!”
这家饭庄里面坐满了人,就是大堂都已经坐了一半,不过虽然大堂有些吵闹,但各个桌子之间都用屏风遮挡,虽然不隔音,但也算隐秘。
赵和看了看笑道:"没事,给我们挑三只上好的鸭子!”
伙计一听来了大主顾,赶紧笑脸相迎将赵和几人迎进屋中。
赵和几人坐下后,很快那个伙计拿上来三只宰杀干净的鸭子,让赵和等人确认无误后开始上炉烤制。
赵和带来这几个人除了宋献策走南闯北见过些世面外,其他人都是土鳖,就算杨彪家大业大,但也只是局限于长江南北几地,最远也就去过山东,北都这里也是第一次来。
几人十分好奇烤鸭店的陈设,北方饭馆没有南方饭馆的典雅,屋中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屏风上有几处文人的题字,其他一点文化气息都没有。不过这可能是大堂的关系,估计环境稍好一些的包厢中应该有。
烤制鸭子还需要一些时间,伙计先给上了几碟北方小吃,都是些驴打滚、豌豆黄、芝麻烧饼之类的点心。赵和喜欢吃后世的卤煮,问道:"伙计,咱们这周围没有卖卤煮的吗?”
伙计没听过这个名词,问道:"爷,您说的是什么?小的没听过这种吃食!”
大概这时候卤煮还没有出现,赵和又问道:"那爆肚呢?有吗?”
伙计听完摇头陪笑道:"爷,这种吃食小的也没听过!”
赵和听伙计说完心中狐疑,按照传说卤煮出自清末,大概明代还没有出现,可是爆肚不是从元代就有吗,难道这时不叫这个名字?
"伙计,就是将羊肚洗干净后在水里煮,然后沾着调料的小吃,你没听过吗?”
伙计听赵和说完才笑道:"原来爷说的是清水杂碎,那种吃食都在南城,咱们这里是东城,没有卖这种东西的食摊。”
这么好吃的东西东城怎么没有?赵和不知道明代香料及其昂贵,朝廷有时候都用胡椒给官员开工资,而这些动物内脏要香料压制腥膻味,在加上明代没有辣椒,所以卤煮、爆肚这种小吃并没有普及开。
那伙计还有几句话没说出来,明代食用动物内脏的都是南城那些下里巴人,他们因为没有钱,还想吃肉解馋,所以才买一些价钱便宜、气味难闻、还十分难处理的动物内脏打牙祭。而北都城的东城住的都是官员,西城住的都是商人富户,自然不喜欢吃这种低贱的东西。
赵和听伙计说吃一份爆肚还要去南城,所以也就没了心情,挥手让伙计下去。
赵小虎几人没吃过北方的点心,很快就把小吃一扫而光,赵和让伙计在上了几盘,供这帮饭桶吃用。
宋献策毕竟是个读书人,自重身份没有跟赵小虎他们去抢,而是吃了一块豌豆黄就不吃了。宋献策低声问道:"东家,刚才去杨涟家怎么样?杨大人可答应给谋个差事?”
"杨大人已经同意给咱们找个差事,估计过几天就能有消息了,咱们等着即可!”
宋献策点点头,又问道:"东家,中午进城的时候那个锦衣卫百户,与您是什么关系?”
"你说的是杨寰?这家伙原本是南都本地的一个锦衣卫小旗,得了我的帮助认识了李永贞李太监,现在调到了北都,算是我的一个朋友吧!”
宋献策问清李永贞是何人后,眼睛一亮,低声说道:"东家,李太监这条路子可不能断了,咱们以后要在北都安家,锦衣卫与东厂都要有些熟人才好办事!”
赵和不知道李永贞在历史上的鼎鼎臭名,所以并不想怎么结交这家伙,按照赵和的规划,就算自己想要交好太监,也要交好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这才能够得上自己的身份。
"李永贞没什么名气,混个脸熟就差不多了,不用刻意结交吧?”
"东家,万万不可如此!俗话说的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现在看着这个李永贞名头不显,万一将来他有了作用,到那时在想结交就晚了!”
赵和听宋献策这么说感觉也对,现用人现交不可取,不过自己现在怀中就剩十几两银子,只够安排一顿饭的,想要深交也没这个实力。
想到钱的事情赵和说道:"现在已经七月,咱们也到了北都,等一下回去烦劳宋先生代我给家中写封信,让家中弄些银子过来!”
这几个月赵和深知没钱是万万不行的,宋献策听赵和这么说点头答应,表示回去就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