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闲聊的时候,烤好的鸭子送了上来,同时来的还有一个片肉的厨子。看到厨子手法熟练的将鸭子片成一百多片连皮带肉的薄片,赵小虎几人十分好奇。他们来自南直隶,虽然喜欢吃鸭子,但这种精细的吃法还没见过。
鸭子片完后,赵和拿起一张荷叶饼说道:"你们几个看我怎么吃!”
赵和先夹了点葱丝、黄瓜条放入荷叶饼,又夹起一片片好的鸭肉,沾了甜面酱夹在饼中,然后卷起来一口放入嘴中。
边上伺候的伙计看到赵和这么吃,赞道:"这位爷肯定来过北都,这吃鸭子的流程比我们都熟练!”
赵小虎与赵和一同长大,知道这家伙这是第一次来北都,怎能对吃烤鸭熟悉?
"二哥,您不是第一次来北都吗?怎么还会吃烤鸭?”
赵和听赵小虎这么问,心中暗骂自己出了纰漏,赶紧解释道:"我是没来过,不过我听老师说的!”
赵和的老师就是钱谦益,他在常熟已经成为文曲星的代名词,所以赵小虎听赵和这么说也就不在追问。
赵和松了口气,说道:"大家都学会了吧,开始吃吧!”
有了赵和的话,这几个家伙开始放开大嚼,很快将赵和点的三只鸭子吃光,赵和看没办法只好又点了三只鸭子,这才将这帮饭桶喂饱。
吃饱后赵和让伙计算账,一共二两八钱银子,这些钱在南直隶足够吃一桌燕翅席了,不过没办法,谁叫北都人家是首都,物价贵呢?
赵和咬牙将钱付了,一看上午讹的二十多两银子只剩七八两,家中距离北都千里,等送来银子自己估计早饿死了,看来还是要去找杨涟,让他快些给自己安排差事。
银子剩的不多要省着花,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赵和等人就窝在旅馆中,自己做饭自己吃。赵和、赵小虎几人都没做过饭,这做饭的重任就落在宋献策身上。
宋献策虽然年纪与赵和差不多,但常年在外漂泊,做了一手好河南烩面,赵和还是十分喜欢吃的。赵和喜欢可不代表赵小虎几人喜欢,与喜欢吃面食的赵和不同,他们几个是南直隶土著,日常食用以米饭为主,平常换换口味吃些面食到没什么,但这种一天三顿都是面条就有些受不了了。
没办法赵和只好拿出银子去买了些大米,北方不产稻米,所以北都的米价是南直隶的两倍,看到赵小虎这几个饭桶一顿饭就吃了五斤大米,赵和感觉这七八两银子挺不到差事下来了。
赵和看到银子见少十分着急,这三天的功夫就花了将近四两银子。如果只是吃大米饭等主食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京城大米虽然比南直隶贵,但也是三两银子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就算赵小虎几人是饭桶,这一百二十斤大米也够他们吃半个月了。
可是大米不同于面食,面条连汤带水都有了,但米饭却要菜肴来搭配。赵小虎几人都是肉食动物,既然炒菜了就要放些荤腥,有了肉岂能没有酒?所以这三天下来赵和的七八两银子只剩下一半。
赵和作为主事之人自然要为吃饭考虑,但北都这里无亲无友,去借钱也找不到门路,没办法赵和只好再次来到了杨涟家,一是问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二就是想要借些银子渡过难关。
赵和这次去杨涟家并没有碰到杨涟在家,守门的老仆老何已经认识了赵和,将他放进来等候。杨涟家中除了杨涟夫妻,女儿杨婉儿子杨之环,只有老仆老何与一名丫鬟,家中没有男人主事,只好杨涟的老婆邹氏出来见赵和。
其实今天杨涟不在家赵和过来有些失礼了,邹氏完全可以不见赵和,但邹氏感觉赵和的老师钱谦益与自己相公关系不错,如果晾着赵和实在说不过去,所以才出面见他。
赵和看到邹氏出来,不敢抬头观看,低头行礼道:"侄儿赵和,拜见伯母!”
邹氏出来也不是真有什么话要跟赵和说,只是礼节上的出面而已,所以与赵和聊了几句,让他自己在杨涟的书房等候,然后就回后院了。
赵和等邹氏走后才敢抬头,刚才他没看清邹氏的面容,不过听声音年纪不大,大概三十多岁,赵和不知道邹氏是杨涟的继室,心中还在笑话杨涟四十多岁的老男人了,还喜欢吃嫩草。
邹氏走了,赵和十分无聊,站起来观看杨涟的藏书,原本赵和想要找一本小说打发时间,但发现所有书籍都是儒家典籍,赵和都看不懂,没办法只好坐在椅子上发呆。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一个童音问道:"你就是那个哭鼻子的大人?”
赵和抬头一看,一个头扎双髻的童子正站在门口看着自己,而这个童子身后则站着自己的梦中情人小葵。
看到美女来了,赵和可不敢慢待,赶紧站起来行了个礼说道:"这位可是杨小姐?小生常熟赵和,拜在虞山先生门下学习!”
杨小姐低头一笑没说话,那个童子却不高兴了,问道:"她就是我姐,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是不是哭鼻子的那个大人?”
赵和十分讨厌这种盛气凌人的熊孩子,但面前这小子很可能是自己的未来小舅子,自然不敢得罪,只好笑道:"前几日是小生有感而哭,让杨小姐见笑了!”
那孩子装成大人的样子,点点头接着问道:"我爹说了,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为何你要哭呢?”
赵和看杨小姐不说话,只是让这熊孩子说话,知道大概是人家女孩害羞不敢说话。所以赵和笑道:"谁说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而已!当年楚霸王英雄盖世,不也在虞姬自刎时哭泣吗?小子只是个普通人,与楚霸王还差的老远,哭个一两次应该没什么问题!”
赵和这席话信息量有些大,那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没办法只好回头望向自己的姐姐。
杨小姐看弟弟无法回答,只好亲自问道:"赵公子,你可是那个在常熟发明新税法,让全县秋粮增收一倍的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