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02章:大战洪都 阅读设置

第102章:大战洪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无敌舰队围了洪都城,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双方兵力是60万对两万,太悬殊,差了30倍。

    如果是野战那就不用打了,这么悬殊的兵力分分秒秒就决出胜负了。可是有城池就不一样了,借助坚固的城墙,城里两万人也能抵挡一阵子,要不古代人为何热衷于修城墙呢?这是冷兵器时代的特点。

    朱文正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战前没人看得起他,甚至他手下的将领们都鄙视他,因为他的生活表现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人们都认为他做洪都主将就因为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子。

    这话倒也不错,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能有什么本事?此时没有军校给他深造。再者说,朱元璋自己就是穷苦出身,家里人都饿死好几口,绝对没有读书的机会。朱文正是他的亲侄子,就是他亲叔叔的孩子,想必家里也是穷光蛋,连书都没读过,怎么可能去学什么军事呢?

    所以说谁能相信他会带兵?会打仗?可不就是靠裙带关系吗?

    从朱文正的表现看,人们对他的看法没有错,他就是个纨绔子弟,一点也不靠谱。城市防务的事他不管不问,整日里饮酒作乐,流连于烟花之地。

    唉,洪都危矣!

    陈友谅也是有情报的,当然知道朱文正的情况,所以陈友谅以为他60万大军拿下洪都易如反掌。

    但是陈友谅判断错了,不是说陈友谅蠢,换一个人还是会判断错误。错就错在于谁也不知道朱文正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人,可以有不同评价。例如人可以分为好人、坏人,从这个角度说,毫无疑问,朱文正属于坏人。如果按价值区分,可以分为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则朱文正属于有用的人。可是,如果没有这一次战役,谁能知道他是有用的人呢?没有这个机会他就永远是个不成器的纨绔。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洪都造就了朱文正。

    兵临城下,几十万大军把洪都围的铁桶一般。城墙上守军脸色都变了。

    朱文正收起嬉皮笑脸,一脸的威严,像是换了一个人,化作一个英俊的三军统帅!他对自己手下的两万守军和将领是了如指掌的,分派任务合理恰当,还给自己留下两千机动兵力用于堵漏增援。

    他对手下将领们说:“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在背后议论我,没有关系,我也并不喜欢你们。但此时六十万汉军已在城下,我等唯有一战,一死方休!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说到动情处,朱文正的眼泪也下来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中肯定有人不能富贵相见了,只有一死方休。

    陈友谅选择了一个地势开阔的城门就开始进攻了,汉军士气旺盛(这么大的优势哪能不旺盛啊),进攻凶猛。可是打了三天,城下汉军的尸体堆积如山,洪都城却纹丝不动。让陈友谅无比的沮丧。

    可是偶然总会有的,在残酷的战斗中出了状况:在激烈的战斗中这城墙竟然承受不住,有一段墙倒塌了!豆腐渣工程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露馅了。

    由此看来,吴兴的百姓有福,豆腐渣城墙是在和平的日子里倒塌的,可以从容修复。

    看到城墙的豁口,陈友谅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天助我也!”他立即抓住机会派出更多更强的军队强攻这个豁口。可是当蜂拥而入的汉军突破豁口进城后,迎面而来的是密集的枪声和子弹,还有密集的弓箭,于是更多的尸体堆满了豁口。

    我们前面说过的,此时中国的火铳已经很先进了,朱元璋的军队里就有专业的神机营,就是装备火器的部队,这在当时的中国独树一帜。

    可是普遍地说,绝大部分的军队都不重视火器,原因就是不好用。火铳操作复杂,射速慢,打一枪要好几分钟,还要受天气的限制,下雨不能用,连刮大风都打不响。朝廷的军队不用,各路诸侯也很少使用,唯有朱元璋是个例外。

    可此时正好派上用场。子弹的杀伤力很强,同时爆裂的枪声也壮声势。数百火铳手轮番射击,豁口处的敌军人多密集,并且全部暴露没有掩护,于是就成了火铳的屠宰场。

    这一份功劳首先应该归功于守将。什么是优秀的将领呢?那就是心思周密,战前就对各种危机有准备,有预案。因此,在出现城墙倒塌的时候能够不慌乱,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行事。

    进攻豁口的失败反倒挫动了汉军的锐气,让进攻的节奏慢了下来。

    守军当然也会抓紧一切时间,快速修复城墙。没了坚城的优势,兵力又少,总是被动的局面。

    修补城墙的办法也很多,可以用树木杂物临时填充,当然最好的还是用砖石砌筑。

    一方面要堵漏,同时也需要增援。朱文正带着机动兵力及时增援也鼓舞了士气,并设法快速堵住缺口,恢复城墙。

    其实城墙是最简单的建筑,就是砌一堵墙,里面填充泥土,因此抢修的速度也很快。

    到此时陈友谅才隐约感觉到,他低估了毛头小子朱文正。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场意外激烈的战斗,也让守军损失惨重,士兵伤亡几百人,将领也死了好几个。

    看到这个故事读者们是不是理解了吴兴知县蒋嘉呢?不管是好官赖官,城墙都是他们的命根子。我相信,此时的朱文正最想宰了那个修城墙的。

    ……本作者的《明末强国梦》已完本,欢迎阅读。

    古代向城墙发起攻击最常用的是云梯。

    “云梯”就是常见的梯子,不同的是它特别高,所以用“云”字,架起来能爬上城墙。在近代的战争中,比如抗日战争等,云梯也是常见的攻城器具。

    云梯非常简单,一般都是现场制作。所以陈友谅攻城也使用云梯爬城墙。

    难道没有更好的装备吗?有。古人也有更强大的装备,这东西叫做“吕公车”,古已有之。

    吕公车是中国古代一种大型攻城器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坦克。

    首先它是“车”,下面有轮子,可以用牲畜或人力拖曳移动。其次它很高,起码要有能登上城墙那么高。因此它有好几层,像楼房一样分层,里边可以藏士兵。作为防护,外面罩着皮革等物防箭矢,还有射箭的窗口。这东西如果推到城墙跟前,它就像坦克一样,士兵可以藏在里面放箭,也可以登城。

    由此可知,吕公车是攻城的利器。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笨重了。而且这么巨大的东西只能是现场组装,不可能带这么个庞然大物行军。

    陈友谅的大军进攻了一个多月,依然进不了城。当然了,朱文正他们也出不了城。后人对“围城”形容的很好:城里的人想出可出不去,城外的想进来又进不来。

    这时候陈友谅就想到了吕公车,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于是从船上卸下部件,在城外空地上组装这个庞然大物。

    陈友谅真是倒霉,他对面城里的守将叫做薛显,这人是个二愣子,就是不怎么理性,打架就拼命的主。

    汉军的很多士兵都在那儿干活,组装他们的吕公车。这东西体积太大,城里的守军老远就看见了这个庞然大物。毕竟是军人,总有认识吕公车的,守将薛显也看到了。可是他没害怕,而是嘿嘿地笑了。此处应该是傻笑,面临着危险他还笑,不是傻笑是什么?

    正在组装吕公车的汉军们突然发现城门开了!真的没有想到啊,城门居然开了!正埋头干活的汉军士兵激动起来,死了那么多人都进不去的城门居然开了!是不是敌人投降啦?见到吕公车就怕了,投降了。

    可是接下来他们乐不出来了,大开的城门里冲出一队骑兵。正挥汗如雨干活的汉军绝对想不到守军居然敢出来,毫无准备的汉军在金戈铁马的冲击下就是一群待宰的鸭子,被杀得四处逃窜。

    薛显也不恋战,给吕公车浇上油,放火烧之,即将完工的吕公车成了一个大火炬。

    汉军犯了轻敌的错误,可也就是遇到一个二愣子薛显,换一个守将绝对不敢出城。因为兵力差距太悬殊了,万一汉军抢了城门,洪都就完蛋了。

    就这样陈友谅耗时三个多月,30倍的优势兵力,竟然啃不动小小的洪都城。

    陈友谅想不到,估计其他人也想不到,一个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居然是一员猛将。

    不过此时的朱文正也已经到了极限,他也坚持不住了,如果再打下去很快就会破城。

    非常遗憾,陈友谅再也没机会了,他只能撤兵,因为朱元璋的援军已经从长江进入鄱阳湖(鄱阳湖的北边是长江,南边就是洪都城),陈友谅必须到鄱阳湖上迎战朱元璋。

    另一场大战,鄱阳湖决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