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鄱阳湖决战朱元璋大获全胜,陈友谅彻底败亡。
那么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了,如果打败了张士诚就再也没有能与朱元璋争天下的人了。至于元朝廷当然力量还很强,但是,那是一个没落的王朝,贪污腐败,内部争斗,四分五裂,已经是奄奄一息。看着很强大,实际上只是个空架子,用现代话说就是纸老虎了。
张士诚的最大优势是经济富有。他占了江浙之地,历朝历代这里都是最发达的省份。古代之所以开凿大运河就是为了北调江浙的粮食。
张士诚有钱有粮,什么事都好办。
可是张士诚最大的弱点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因而就会武备松懈,更缺乏斗志,没拼命精神。这恐怕是最要命的。
对于刘家来说,身处浙江之地,他们将面临的现实是:这里即将成为战场,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局面会更加混乱。因此,如何自保就是当前头等大事了。也是因此,刘基才会特意派人回家给予警示,并给出具体的要求。
从时间上说,朱元璋对张士诚的战争还不会立即发生。因为大战后,总需要补充训练部队,更需要筹措粮草等战争物资。没军队不能打仗,没钱量就更不能打仗了。这都需要时间。
遵照老爷(刘基)的指令刘谨命管家收拾外面的各处商铺全部歇业,钱财能运回来的就运回来,不能运回来的就地藏匿。伙计放假,掌柜的看家守业,遇到战乱时允许他们躲避战祸。刘义和他兄弟刘永分头到各处商铺去执行家主的指令。
其实商铺全部关门歇业是有些反应过度了,对于某地来说战乱都是短暂的,也是局部的,并不是每一个城市同时都在打仗。刘基的意思主要还是避免招摇,因为刘家在浙江南部是有名的士绅家族,本就名声在外,收敛一些也是避免引人注目的意思。
还有一层,那就是刘家生产的很多产品:有冲锋舟、独轮车、布匹,还有箭杆等等,这些不光是卖给了朱家军,也卖给了张士诚的军队,另外还在吴兴修过城墙。如果此时不收敛,在战时被朱元璋抓到短处,如果他想追究的话,就可以给安个资敌的罪名,毕竟刘基还在为朱家做事。
为此事刘璎去见他父亲。刘璎说道:“尊祖父的意思关闭商铺是对的,可是咱这么一大家子人总不能没有财源,战乱还不知道要到哪一年,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刘谨:“我儿你可有什么主意?”
刘璎说道:“青田县南边紧邻着福建,就是隔着一道武夷山。包家寨更是靠近边界了,翻过武夷山就是福建的建甄府,到宁德也不远。这山区也就隔离了战乱,山那边没有张士诚的势力,仗也打不到那边去。去年咱家曾派人考察福建地面打算在那边建商铺,不过那时查看的都是沿海港口。从这边官道过去都是内陆的城镇。儿子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走官道到那边的城镇去开几家商铺呢?不拘多少,好歹也有进项,可以维持咱这一家人的消耗。”
刘璎知道,明初的战争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后来驱逐蒙元朝廷的战争更是一路向北,福建是和平过渡的,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在那边做买卖还是安全的。此外,刘璎的心里总是盯着海外,因为只有到了外边,到了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才便于发展。再就是郑和下西洋之后便禁了海,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技术乃至文化都是禁锢,闭关锁国的状态只能导致落后。如果刘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则善莫大焉。为此也只能拥有不受朝廷辖制的能力才能做到。当然他的理想还是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并没有另立一国做国王的愿望。
这话扯远了,还回到我们的故事。
刘谨说道:“我儿是说走山路运输货物吗?虽说有官道,但是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靠马匹驮运。再者说,山里的路并不平安,盗贼遍地都是,太危险了,难道我们还要武装护送吗?”
走水路就要经过大城市和繁华地区,这些地方正是战乱之地,唯有山区可以避开战乱,所以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山路。两省之间隔着武夷山,可也有山路通行,也有路况较好的官道,但是所有的路都不能通行马车。
刘璎说道:“父亲,武装护送不是办法,派人多则费用太高,人少则不够用。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我们找镖局行不行?”
刘谨说道:“哦,我儿的意思是找镖局?嗯,这倒是个办法,既安全,费用也能承受。好,好,可以考虑。找一家好的镖局,长期合作,既稳当还便宜。”
刘璎想到了镖局,但是他也没把握,因为他对于当今社会的了解不深,以前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吗?那是关于收购棉花的事情,他就是因为对社会状况不了解而判断错误。
“镖局”是什么?现代人一般都不了解,或者只有表面的印象,以为保镖的都是武林高手,一个人可以对付一群的那种,有的电视剧也是这么演的,这就理解错了。
镖局就是非官方的并且是合法的一个经营的行当,甚至可以说是黑社会形态的合法存在。
他们的业务就是送货物、商旅或者人员安全地通过一段路,当然了,这需要收取保护费。他们派出护送的也的确是打手。其实真实情况很少需要动手打仗,更主要的是,他们与控制这一段路的土匪流氓都有关系,甚至干脆他们就是一伙的。因此才能保证客户的安全而不必费太多的心思。
由此可知,一个镖局仅仅管一段路,他们不熟悉的地段同样不保。如果长途运输,还有可能需要分段雇用更多的镖局,这些镖局各管一段。
刘家走的货物、派出去的商队雇用镖局当然就安全多了。
镖局的费用不是很高,他们就是派两三个人跟着,同时商队要打着镖局的旗帜,这就会一路平安。
经过刘谨兄弟们再次商议,确定下来,先在建甄府靠省边界处建立商铺,而后是宁德府,如果生意顺利再向沿海其他城市扩展,这也是一条生财之道。当然也是刘璎向海外发展的一步,福建沿海就是进入南洋的跳板。
。。。。。。本作者的《明末强国梦》已完本,欢迎阅读。
在新的形势下,刘家除了买卖经营上的变化之外,另一件大事是护庄队的训练。这一地区即将战乱,家族的安全也就更突出了。可是老爷有令:刘家组织的武装不能超过百人。人数不足就要训练来弥补,要把这一百人的队伍炼成以一当十的精兵,这就要下功夫。
现在的护庄队有了一定的基础,那是因为留下了杨六军和范七勇等几名教头,使得护庄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基本上继承了朱元璋部队的练兵方法。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需要护庄队的时候了,作为家主的刘谨也不得不关心,因此他找三弟刘铨,要看看练兵的情况。
二月二十日,正是春寒料峭之时,天气还很冷,是南方的那种阴冷,实际上地面的水已经不能结冰了。刘铨把护庄队带出来,到山里他们自己开辟的练兵场,那是一块比较平缓的山地,适于训练。刘谨跟随前往,刘璎也很有兴趣地跟着。刘珞也是要跟来的,被劝阻了,说他太小,怕吓着,再说路途较远,也怕他累着。
今天带出来的是家丁,有三十多人。
包家寨的护庄队由三个部分组成,基本的力量是家丁,初来包家寨的时候只有十多个家丁,现在是逐渐扩充还不到四十人。家丁当然就纯属于私家武装。第二部分是本村的庄户壮丁,这些人只有训练的时候才召集起来,召集他们的时候还要顾及农时,不能耽搁了田地里的农活。这些半专业的壮丁有三十人。第三部分是寺庙里的和尚,有十几个,有事的时候可以召集来参加训练或者执行防务。
从这情况看也只有家丁才是专职的士兵,按刘家老爷(刘基)给的限制说,还远远不够数。为何没有更多的人呢?主要原因还是钱,养兵是需要银子的。
龙泽寺里的和尚兵是属于两家合作联防自保的性质,基本上不需要刘家出钱。本村庄户的壮丁属于半脱产,给予不多的补贴即可,这些人都用不了多少银子。可是专职当兵的家丁就不同了。
每一个家丁的背后都有父母妻子和儿女,因此他们不光是自己需要吃穿,家里人也需要。所以他们的月例银子就要比照当兵的军饷,百姓的俗话说“当兵吃粮”就是这个意思。
此时一个壮丁在外面干活,一个月要有一二两银子的工钱,当兵有风险,并且受军纪约束,因此士兵的军饷就要高于二两才是合理的。当然了,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给吃一口饱饭也有愿意当兵的,这属于特殊情况,并且有乘人之危的嫌疑。刘家是不会这么干的,普通家丁都是二两银的月例,成为兵丁后至少要给三两,并且是吃穿在外。
一个兵丁的消耗还不仅仅如此,他们不仅要穿衣吃饭,要有武器军械,帐篷马匹,如此等等,养一支家丁军队是需要银子的。
粗略计算,养一个兵丁,一年至少要五十两银子,按一百人来算就是五千两。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五千两绝对不是小数字。因此,如果不是特别的需要,一般的士绅家族都不会自己养兵。
总之一句话,没银子就养不了兵,这就是刘家的家丁队始终没有达到一百人的原因。
可以联想一下,在鄱阳湖大战的战场上,有将近百万的军队,还有那么多的战船,这需要耗费多少银子呀?如果不打仗,不养兵,陈友谅和朱元璋能拥有多少财富呢?恐怕是国内首富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