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138章:北竿岛 阅读设置

第138章:北竿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二月一日,刘璎等人去马祖岛考察。当远远地看到马祖岛的时候,刘璎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这个心情别人是难于理解的。在现代里,这几十里的海路可是隔离了两重天,那是现代历史造成的,此时的人们那里会知道?

    马祖到大陆说是海路六十里,实际上直线距离还不到30公里,普通的大口径火炮都能打过来,也是近在咫尺啊。

    马祖列岛是个群岛,它包括大小岛屿有三十多个,但大多是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岛礁,成规模的有五六个,人们可以居住的岛屿只有三个,最大的一个叫马祖岛,也叫南竿岛。

    马祖岛不大,它的长边才十二里,短边八里,第二大岛叫作北竿岛,大小和面积差不多。显然马祖岛的环境更宜居,因而人口多,也就成了主要的岛屿。

    刘璎见到的就是马祖岛,登陆的位置是岛屿西侧,也就是面向大陆的一侧。此处地貌比较平坦,岸上可以看到有房屋村落和树林。这里的海岸成凹型,在凹型中部位置的海里有一个小岛,名叫芹仔礁。

    做码头停靠船只的重要条件不外乎两点:一是避风浪,二是水有一定的深度,避免船只搁浅。渔民们选择此地恐怕与这个小岛礁有关,岛礁看似不大,却可以屏蔽风浪。

    两条船一前一后向岸边驶去。已经很近了,海岸看得清楚,没有什么码头,他们靠向岸边的方向地势比较高,不是缓缓的沙滩。那里还有十几条船停泊,这是渔民们因陋就简,没有财力修建码头而选择的地势,当然也仅仅是小船可以靠岸,如果船只吃水太深还是需要建设码头的。

    刘璎对刘诚说道:“二叔,现在天刚过午,到天黑前还有两个多时辰,莫不如现在就乘船环岛一周,看看各处的地势。等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再上岸。”

    刘诚看看天色说道:“看今天的天气很好,乘船也不累,我看可以。不过也要上岸两人,去准备住处和晚饭。再说前面的船已经快靠岸了,现在喊他们也听不见啊?”

    两船一前一后行驶,眼睛能看见可是喊话是听不到的,只能吹螺号或者打旗语。所以他们也只能跟着靠岸。

    船靠岸要拉缆绳固定,放跳板才能上下船。

    刘诚指使刘亚辰与领路的渔民说话,商量让他领路,继续环岛一周。

    刘诚让他的常随李五良和小雨下船准备住处和晚饭,他们二人就拿着两个筐下了船,筐里是自己带来的食材,是怕渔民家里的饭吃不惯。呵呵,富贵人家有点矫情啊。

    岛很小,环岛一周也就是二十多里,领路的渔民很痛快答应下来,两艘船重新出发。

    他们出发的地点是岛屿的西侧,也就是面向大陆的一侧。船走出不远他们又看到两三处有人家聚居,勉强算是村落吧。船绕到岛屿东侧地形就变化了,那边地势较高,是山地的地形,也没有了民居。当然不是光秃秃的山,树林植被很茂盛。很显然,只有西侧更适合渔民的生活。从整体上说这里就是一处荒岛。

    刘璎问他二叔:“这里距离大陆不远,为什么岛上人不多呢?”

    刘诚说道:“不大清楚。等我们上岸时再看看。你看这岛上的地形,可能这里不适合耕种吧?可能是土地太荒凉就没人愿意来吧?你也知道,大陆上可耕种的土地很多,不都是没人耕种荒芜在那里吗?”

    现在是农耕社会,农业当然是重中之重,没有耕地就没人愿意在这里生活。古代里人口少,土地多,正经好地都没人开垦,谁会愿意到偏僻荒凉的岛屿上来呢?

    南方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不但需要土壤环境也需要有水源,在岛上这些条件可能有不足之处,所以就没人来垦荒种田。

    刘璎也说道:“是啊,人是群居动物,这里周围都是大海,不见人烟,谁能愿意来呢?不说别的,小孩上学,家里想买些粮食、布匹、锅碗瓢盆都要去大陆,来这里不是自找苦吃吗?”

    岛屿不大,他们很快就转到了岛屿的北侧。

    刘璎说:“二叔你看,那边看着也是个岛,看着没多远。”

    刘诚:“是,我看到了。展七雄,你去问问船家,那是什么岛?”

    不一会展七雄回来说:“禀报二爷,船家说那是北竿岛,他还说,这马祖岛也叫南竿岛,这两个岛是一对。”

    船到了东侧,这边地势高,是山地的地形。虽然海岸线的水比较深,利于停靠船只或修建码头,但是岛上地形复杂,不利于人们活动。因此岛屿的东边少有人迹,渔民们也不到这边来。

    刘璎环岛视察的目的是查看有没有更适合于建设港口的地形,这是做海上基地的重要条件。初次考察的结果令人失望,最好的港口还是渔民们选择的那一处海湾。

    这个小海湾给渔民做码头还勉强,如果停泊数量比较多的大船就不合适了。无论水深、避风和方便,做港口都不理想。

    下船登岸后刘璎郁闷起来,难道现代里马祖的特殊地位另有原因吗?是不是有大规模的人力改造呢?没有优良的港口何以体现价值?

    刘诚也看出刘璎的闷闷不乐,他问道:“看你不高兴是因为没有选到好的港口吗?”

    刘璎点点头说道:“是的,二叔也看到了,这个小海湾停小渔船已经很勉强,停泊大商船显然不合适,强行为之则工程太大,咱家的财力应付不起呀。”

    刘诚安慰说道:“我们只是匆匆看了一遍,明天再仔细查看,或许有办法呢?”

    唉,不管有没有办法只能是明天再说。今日天色已晚,小雨他们已经找好了住处,也做好了晚饭,当然今天的饭菜就不要要求太高,凑合吃饱就行了。

    这里的渔民都是质朴的本分人,和善好客。但是这个小渔村没有富裕人家,各户都是三五间简易的木板或竹板房子,没有多余的房间。今天给他们引路的渔民一家人把自己的三间房倒出来给客人住,自己找亲朋去将就了。

    这种板房的墙壁都是木板或竹板,缝隙很大,在屋里就能看到外边,四处漏风。由于海岛上经常有大风,所以屋顶不能用茅草,也不宜用瓦,还是木板竹板,用绳索捆绑,避免被大风刮跑。这种房子遮风挡雨的作用有限,由此可知渔民们生活艰难。

    不过这种贫困也有好的一面,在战乱中,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渔民们穷,可穷有穷的好处,做贼的都不惦记他们。此时海盗很多,他们路过这里也不会打劫渔民,偶尔上岸也是大家相安无事。

    晚上刘璎对刘诚说到:“二叔,北面不是马祖列岛的另一个岛叫北竿岛的吗?今天都看见了,看着距离也不远,渔民说这两个岛的大小差不多,只是那里人更少,更荒凉。明天我们先去那北竿岛看看,或许新会有发现呢?”

    刘诚:“好吧,但愿不白跑,能有所收获。”

    一夜无话,第二天吃过早饭就登船出发了,今天没有渔民领路,就是刘家雇用的这一艘船前往,反正距离不远,目视都可以看到,也不至于迷路。

    这两个岛之间最短距离才五里路,船只绕到马祖岛北边就看到了北竿岛。

    船很快接近了北竿岛,远远望去与马祖岛很相似,没看出太大的区别。

    如果从空中俯瞰,北竿岛的形状像是一只猴子,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在最南端。所以他们最先看到的就是狭长的半岛,这里地势较高像个山头的样子。山上有树木植物,郁郁葱葱的很茂盛。南方海岛上不缺雨水,益于植物生长。

    船只沿着岛的西侧北上,到了岛的中部则发现有渔民的小村庄,可看着房屋稀少,明显比马祖岛更偏僻荒凉。刘璎看着心里就凉了半截,难道马祖列岛就这个样子?它怎么会有现代的繁华呢?

    岛屿不大,南北也就十几里的样子,船很快就到了北端,然后向东绕过去。到这里就看不到有房屋和人迹了,这说明渔民都居住在岛屿的西侧。西侧地势低,比较平整,适于人类活动。东侧是山地的地形,地势较高。

    从岛屿的北面转到东面,前方看到一个海峡。

    在北竿岛的东侧另有一个小岛,两岛之间形成一处狭窄的海峡,目测估计其宽度不足一百米,更像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刘璎兴奋起来,他几乎是大声喊叫:“二叔你看!”

    ——en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