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弹窗广告,好看的免费小说阅读网,赶紧加入收藏夹吧!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再生于明初 > 第214章:总队长 阅读设置

第214章:总队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现在已经进入11月的下半月,按计划船队还要出海,眼看年关将近,大家都希望过年前船队能回来。古人的观念里过年是最隆重的节日,谁也不愿意在外面过年。因此时间就比较紧迫了,从刘璎到下面诸多人员都跟着紧忙。

    终于有了头绪,定于11月22日出发,如果年前回来的话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紧凑一点可以赶回来。好在这条路是熟悉的,在高丽的全州也有自己的商铺,生意都按部就班的进行。从这些情况看,时间还是宽裕的。唯一未知的是要去一次清津,如果很顺利,从全州去清津,往返大约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算下来时间够用。可是谁能保证没有一点意外发生呢?所以他们要有在外面过年的心里准备。

    。。。。。。

    总队长的金印已经刻好送过来了,刘璎看着做的很精致,刻字工匠的手艺还不错。印纽是一只展翅的鹰,放到官场里谁也不会认识这是什么官印,因为文官武官都没这样的印纽。一寸见方的印面上是八个正楷字:“护卫队总队长之印”。

    黄金做的金印,金光闪闪的看着就威严。

    一寸大小的印,放在桌子上就显得小了一点。于是做一个装印的盒子,有三寸大,再用红段子包起来,看着就很庄重了。

    在船队出海的前一天,在护卫队的院子里进行了刘诠的总队长就任仪式。既然刘诠在乎这样的表面排场,那就办的隆重一点。算起来,这在刘家也是头一次。

    不过有一件事刘璎挺为难,那就是谁来给刘诠授印呢?

    如果是朝廷任命将军,授印之人最高可以是皇帝,也可以是大臣,总之是权位比较高的,代表某一种权威。

    那么刘家的武装,授印之人应该是家长,可是,无论刘基还是当家人刘谨都不在。刘璎是这里的当家人,可他是刘诠的侄子,是晚辈,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这就不大合适了。

    为此,刘璎来找刘诠说:“三叔啊,授印这一节就免了吧。大印直接摆在案子上就行了。”

    刘诠说:“这怎么可以呢?我上任就是接受大印,没有授印岂不是自我任命啦?这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这就是“合法性”的问题了,自古以来,直到现代,任何官吏都有个合法性的问题。古人重视,现代人也不例外,要不怎么有各种官职的就职仪式呢?那仪式就是告诉大家,我这个官衔是合法的。就是皇帝老子他也要说“受命于天”,意思是说:我的皇位是老天爷给的,是神仙授予的,就是“君权神授”。

    刘诠也是追求这样的合法性。

    此处有个不大的小知识:刘璎说把大印放在“案子”上,他没说放桌子上。这有什么区别吗?

    现代里桌子就是桌子,办公桌、饭桌都是桌子。可古代不是这样的,桌子是生活用品,与权力相关的不叫桌子,叫案子。

    案子的外形也与桌子不同。桌面大多是方形的,并且是平的,一直到边沿也是平的。案子都是长条形状,并且左右两端有卷起的案头,不是平的。

    县官升堂,他面前放的是案子。县官在书房里用的是桌子,可是大堂上必须用案子。大将军升帐,也是坐在案子的后面。案子代表着权力,表示在办公事,不是办私事。

    。。。。。。

    11月21日,举行刘诠上任总队长的仪式,地点在护卫队的院子里。护卫队的院子就像个兵营,里边有开阔的操场,有一排一排的房子,那是士兵的营房和仓库。中间有一排房子,外表看不出什么特殊,但是有两个大开间的房间,那是为举行会议用的,也是头头们办公事的场所,今天的仪式就在其中的一个大开间进行。

    护卫队以钟靖安为首的什长以上的头目都来了,船队的水兵也是一样,是展七雄带着水兵大小头目。今天来了有二十多人,都整整齐齐地站着。小会议室房间不大,这二十多人就装的满满的。

    正面墙上挂着一个大尺寸画,画的是一只林中老虎,这画让室内显得很威严。

    画的下面是一个案子,案子后面有太师椅,案子两侧各摆放两把椅子。比较特殊的是在案子的一侧放了一个一人高的台子,台子上面有个托盘,托盘里放的就是那个大印,用红段子布包着。这是他们叔侄俩合计出来的主意,怎么看也不大合规矩,可是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这个时代没有乐队,也不会有放录音的设备,否则,放一放音乐可以烘托气氛。

    刘诠、刘璎都到了会场,刘璎在右手第一把椅子上坐着,刘诠坐了左手第一把椅子。刘璎没有说话,头一个说话的是杨六军。

    在老家那边杨六军是家丁里地位最高的,现在护卫队的队长钟靖安是他原来手下的兵。杨六军现在留在福州,还没有任职。

    让刘璎宣布任命不合适,于是就找到他,由他代为传达刘家家主的任命。

    都是因为刘诠太好面子,所以才整出这么多的尴尬来。

    杨六军站在案子侧面,宣布说:“刘家大爷任命三爷为总队长,统管护卫队水陆两队。请三爷上任。”

    这任命也只能打着刘谨的旗号了。

    刘诠站起身来,先抱拳朝西北方向作揖,那是老家南田的方向,意思是谢大哥任命。然后又朝着高架子上的大印作揖行礼,这大概是受命于神明的意思了。

    他起身大步向前,双手从架子上拿下大印,然后很恭敬地弯腰,双手托着大印放在案子上。这就完成了授印的礼仪,搞的这么啰嗦,无非想表示大印的权威,其实是他的官威。

    做完这一套,他才坐到案子后面的太师椅上,这表示总队长上任了。杨六军站在案子的一侧。

    刘诠清了清嗓子开始训话:“在老家我就做你们的队长,现在我很乐意继续做你们的队长。在老家叫家丁队,在这海岛上改名叫护卫队,你们的差事就是护卫我刘家的产业,护卫咱们的船队。前不久我们船队在海上遭遇海盗袭击,你们面对海盗勇敢作战,打败了海盗,这证明我们的护卫队很强大。我希望你们继续好好干,我刘家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有我做你们的队长,定会奖惩分明,有功的给赏,有错必罚。我希望你们都不辱使命,做个好兵。从今天起,我的签押房就设在这里,有事的,及时禀报,没事就散吧。”

    刘诠说的“签押房”是古人对办公室的称呼,“办公室”是外来语,从日语来的。现代里的汉语,从日语来的词汇太多了,如果不使用这些外来词汇,我估摸着多数人就不会说话了。

    刘诠的话说完了,直接就叫散了,弄得下边的人都懵懵懂懂的。刘璎也觉得不大对劲,也可能古人都这么直来直去的办事?

    下面还真有人说话。

    展七雄站出来一步,他说道:“启禀三爷,我们船队明日一早就出航,请示三爷可有什么吩咐?”

    刘诠:“这事我知道,明天我去为你们送行。”

    钟靖安也上前一步说道:“启禀三爷,我们的巡逻船从明日起将巡逻南竿岛,请三爷的示下。”

    刘诠说:“这事我知道了,从现在起,应该对南竿岛巡查。”

    护卫队有三艘用于巡逻的小帆船,船速很快,能载几个兵,可以做环岛巡逻。这种巡逻是例行的,每天都在做,现在增加了对南竿岛的巡逻路线。

    没有别的事刘诠把杨六军留下,其余的人都散了。

    刘璎也告辞走了,他知道他三叔是要杨六军做他的帮手,协助他办事,就是副队长或者参谋长的意思。留下他就是要商量这个事,没商量妥的事情当然今天不会公布。

    刘璎告诉展七雄,午饭后他去船队。船队明天就要出发,他要去查看一下,再思考一下船队的行程,看看有什么没想到的,尽量准备周全。

    刘璎现在急着回家,是因为今天上午还要听李先生讲课,对这个学习的机会他还是很看重的,努力去掌握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知识。

    古代学童的课业负担也是很重的,一般是六岁启蒙开始学点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识字课程,而后正经的课程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除此之外还有左传、公羊传等等的,也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系统。刘璎对学科是有所选择的,他选择的依据就是通用性强的课程,有些偏僻,甚至旁门左道的,他就让先生讲个大概,就跳过去了。

    一般人到了十六岁就算告一段落,不在上学了。现代人上小学到大学有个毕业的概念,所有的学生学的都是一样的,分数有高低,但是学问大同小异。可是古人不是这样的,一个学子能学多少全靠个人的能力和机遇了。同样的十年寒窗苦,每个人学到的东西都不同。

    刘璎现在的学问就算个中等,当然了,他有别人所没有的知识,这就另当别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