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璎遇到了一个机会,为船老大廖凯代笔写书信,从而显露自己的本事。他这样做不是故意显摆而是为了个人的安全考虑,让海盗觉得他是有用之人,这就使得自身有了安全的保障。保命是第一位的,还是生命诚可贵呀!
可是廖凯说那封信不行,他怕主旗没有多少墨水看不懂,让刘璎改白话一些。
写白话就更容易了,作为现代人更没问题。于是刘璎铺上一张纸重新写:
“丰海兄台鉴
原来就约定了八月初一在泉州聚集,兄弟我没有忘记,可是有一批铁器未到,可能耽搁,希望丰海兄等我几日。兄弟我违约很抱歉,敬请谅解。
廖凯敬书于马尾
至正贰拾年柒月拾陆日”
看了改写以后的信件廖凯很满意,由此廖凯知道这个小孩文墨不低。作为生意人兼海盗他到是不会去欣赏什么才华的,主要是他觉得这孩子对他有用。因此他决定把刘璎留在身边,成了自己的跟班小厮。
这个结果正是刘璎自己争取的,为自己安全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自是欢喜。感到高兴的还有展七雄。
人也是很奇怪,展七雄跟刘璎接触最多,最初时骂过也粗暴地打过他。可人都是有感情的,接触多了有了交流就会有变化,特别是这几天,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很多,使得他平添了一份感情。展七雄是廖凯的跟班,现在刘璎也是跟班了,他俩可以成天在一起了。
这时候的信件怎么送达呢?
古代是有驿站的,可以传递公文,但是驿站是为官府服务的,平民百姓只能自己想办法啦。
廖凯的这封信就需要用快船传递,如果陆地上道路畅通,也可以派人骑马送信。
他信中提到了他在等货物,他等的就是“铁器”,为何向南洋贩卖铁器呢?这需要解释一二。
商人搞海外贸易是很赚钱的,因为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商品差异很大,并且不少都是独有的商品,物以稀为贵嘛,就可以买很高的价格。此时的铁器贩卖到南洋是极受欢迎的产品,能卖好价钱。
古代里大陆出口的大宗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这是大家知道的,其实还有铁器。
此时大陆的铁制品品质优良,在海外贸易中具有优势,可是受到朝廷专卖的管制,难于大量出口。
在古代里,中国的工业技术并不落后,比如现在的生铁冶炼和熟铁锻造方面还是世界领先的。此时的中国冶铁业最先进的就是福建地区,那时候优良的“闽铁”闻名天下。
古代所说的铁业包括了生铁和熟铁,也有少量的钢。那时候产量很低,用现代的标准衡量其品质也很低。
这个年代还是所谓的大航海之前,欧洲与东方联系还很少,南洋、南亚(印度)、非洲还没有被西方殖民,大部分地方还处于蛮荒状态。
东西方的贸易还是有的,此时大陆上也有来自西洋的货物,都是通过中亚阿拉伯人的中间贸易。
铁可以制造优良的工具,特别是农具,优良的农具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而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就等于是国家经济的全部。因此铁器之重要性很高,它在贸易中也是重要的获利商品。另一方面在冷兵器时代,铁器就等于军队装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资。
正是因为其重要性,各朝各代都有个盐铁专营政策,铁器是官府严格控制的物资。盐铁专卖就是只有官府可以买卖,其他人插手都是非法经营,所以廖凯贩卖铁制品就是违法的,违反了朝廷专卖。
刘璎成了船老大廖凯的跟班小厮后,他的生活状态马上就变了。首先他离开了原来那个没窗户没门的舱室,住进了展七雄的舱室,在廖凯舱室的隔壁,是船上最好的船舱。视野开阔,空气流通,不但有床铺也有被褥,也有蚊帐,比睡在稻草堆可是强多了,简直天上地下的感觉。廖凯这样安排当然是为他自己考虑。
现在刘璎与展七雄一样,都是理科的跟班。对于刘璎来说从大户人家的少爷变成了仆人,落差很大,但是他必须接受。以前仆人是怎么侍候他的,他现在就要怎么去侍候别人。
现在当然没人看管刘璎了,行动自由了。
现在刘璎经常为老大传话,很快船上各个部位他都走遍了,人也都熟了。一艘能够出海的船,其结构也是很复杂的,舱室很多。这条船上的水手有二十多人,慢慢的也都能叫出名字来了。
这条船不大,20多人是多了一些,这应该是为安全考虑的。此时商船的另一副面孔就是海盗,只要有机会就会抢劫。同时他们也要防备被别的海盗抢,也就是说要时刻准备作战。此时的海战也类似于陆地战场,主要靠冷兵器拼杀。这就需要人多,战斗力强。
刘璎吃的饭食倒是没变化,还是老样子。刘璎侍候老大吃饭,知道老大也吃这个,船上所有人的饭菜都是一样的,船老大也没有小灶。呵呵,官兵一致吗?未必,可能社会底层的人们都这样,他们没觉得不正常。特殊场合大吃大喝另当别论。
刘璎感觉好一些的是有茶水喝,虽然茶叶一般,可是茶水助消化,对于长时间海上生活至关重要。
西方国家船员讲究喝柠檬水,按西医的说法柠檬含有多种维生素。此时的中国人也不懂什么维生素,可是在经验中总结出茶水也有类似的作用,都是预防长时间船上生活所导致特殊疾病。
现在刘璎也不必费心猜测地理位置了,他可以随时知道船的行程。到泉州会齐后大船队将出海,第一站是澎湖。这情况刘璎已经可以预先知道了。
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并不差,以元代来说就有庞大的舰队,曾经远征当时的日本国,这就说明中国古代可以打造远洋航行的大型舰船。
说到那次远征也很遗憾,它是以失败告终的。其原因是遭遇了海上风暴,在日本的家门口整个舰队葬身海底。
日本不是有个“神风”的说法吗?例如二战中有“神风敢死队”什么的。“神风”说的就是这一次海上风暴,它挽救了日本国,所以日本人念念不忘。
郑丰海船队在泉州集结了30多艘船,于8月10日出海,他们的第一站是澎湖。
澎湖是个群岛,距离台湾很近,可以看做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元朝的时候澎湖已经设立了官府,级别是县治,归江浙路管辖。
澎湖是个群岛,其特点是几个岛屿围成一圈,中间是空的,最大的一个岛屿就是澎湖岛,主要的一个城镇也叫澎湖。
有航海知识的人都知道,被陆地包围的海湾能平息风浪,比如说人工建筑防波堤就是人为地造就这种环境,以利于船舶躲避风浪。所以澎湖群岛天然形成一个圆环,造就了一个难得的好环境,利于船只停泊,是天然优良的港口。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陆地和岛屿可以作为标识,所以传统的航线都是沿着陆地和岛屿的。
同样的,这条航线从大陆的厦门岛、金门岛开始,星星点点的岛屿一直延续到澎湖。这也是澎湖很早就被开发并纳入官府管理的重要原因。
船队于8月14日到达了澎湖码头。
对于航海者来说澎湖至关重要,它是重要的中转站。远航的船只需要补给生活物资,首先是淡水,还有粮食、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当然了,妓—女也是必需的,海员们都会上岸去快活,处码头都不缺妓—院。
船只停泊于澎湖码头以外,距离码头还很远,刘璎站在船头眺望,他也很想看一看这个年代里的澎湖是什么样子。
因为距离还很远,刘璎能看到码头和房屋街道,能看到人影,但是看不清细节。远远地看去城镇还不小,也有城墙建筑,与大路上的县城类似,没大的区别。这说明在官府管辖之下,也比较正规,绝不是原始荒芜之地。
为什么刘璎所在的船停的那么远呢?
这个船队有30多艘船,码头容量有限,各船只能轮流靠上码头。轮不到的要暂时停泊于不远处,这个停船的地方术语叫做“锚地”,就是抛锚的地方。现在刘璎所在的船就停在了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