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于明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上一章说道小雨和小林以篾匠身份做掩护到岭边村侦查,收获巨大:他们找到了刘璎。小雨先一步回去禀报,小林则继续跟踪到了矿场。
听到小雨的禀报刘诚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这消息太令人兴奋!
可是兴奋过后还要考虑实际的:怎么营救?
刘诚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办法不多,他比较依靠杨六等人,于是把他们都找来大家商议。
刘诚让小雨把今天看到的再给众人说一遍,然后他说道:“过一会小林回来会有更多的消息,眼下已经知道刘璎就在廖凯的家中。我倒是有个想法,能不能像对付宁德的牙行老板那样,不动刀兵就把人救出来呢?哪怕多花些银子也行啊?你们二位看看可行吗?”
杨六想一想说道:“二爷的办法如果能行得通倒是最妥稳的。可是但是万一不成呢?对方因此就有了戒备,再用别的办法也就难了。在下之见或有谬误,请二爷权衡。”
刘诚:“难了?此话怎讲?”
杨六:“二爷听说过绑票故事吧?那劫匪的武力未必强,可是他手中握着肉票的生死啊!我们再强的武力也使不上劲。那句话怎么说的,哦,对了,叫‘投鼠忌器’。那时可就难于保全大少爷了。”
现代人都知道有人质危机的故事,不就是有歹徒用刀威胁人质生命吗?消灭歹徒容易可保全人质难!刘璎只是个幼童,完全控制在廖凯的手中,他狗急跳墙的时候杀了刘璎也并非不可能!现在对廖凯此人的品性性格他们完全不知道,就不能冒险。
刘诚提出一个假设,问问属下的看法。杨六的话说明他见识比较高,经验丰富。如果刘诚小肚鸡肠嫉妒贤能,就会误事,他就不是做官的料了。部下比主官本事更大,更聪明能干,这情况很多,或者说更普遍。总之官大不见得本事大,这就在考验做官的要像个官,做部下的要守本分守规矩。
刘诚的想法被否定,他还是心平气和地说道:“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么依你之见就是武力解救啦?为了大少爷的安全,我想还是突袭的办法为好,具体怎么做就靠你们想办法了。此外我提醒下,我们不宜过分杀戮,廖凯劫持大少爷有罪,可其他人未必都是罪大恶极的。”
杨六:“在下尊令!办法还要容我们再想想,同时也需要到岭边村亲眼看看才能抉择。等一会小林回来就能知道廖凯他们今天的去向了,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
正说着,外面报说小林回来了。
刘诚吩咐:“赶紧让他进来!”
小林进来后讲述了他跟踪到了矿场的经过,他还说道借着修理竹器的机会与矿场工匠闲话,因此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据小林所说,这个矿场是廖凯的产业,出息丰厚。廖凯非常在意,他经常到矿场,每一次来也会带着一些跟班的。
这个情况非常有价值。因为在外面的路上发动袭击容易的多,即便是对矿场采取行动也比对住宅更方便。
杨六问:“小林,从村里到矿场有多远,这一路上可有人家?”
小林答:“杨叔,村子到矿场大概有四里路吧,要走两三刻的时间(一刻等于15分钟),路上没有人家,只见到一个看护林子的小屋。”
古代里人口稀少,是现代的几十分之一,人口密度小,所以村子里相对人口少,村镇也稀疏,四五里内见不到人家很正常。
南方沿海地区雨水丰沛,林子茂密,可是山林大多也是有主的,类似于耕地,也是有地契的。所以有价值的林子就会有看护小屋,这种小屋都是偶尔使用,平时都没人。
按小林所说,这环境具备路途中袭击抢人的条件。
杨六又问小林:“廖凯现在还在矿场吗?”
小林:“我离开的时候还在,这会就不知道了。”
杨六对刘诚说道:“二爷,机会难得,我建议现在立即行动,多带人手,马上在路上抢人!”
刘诚也很激动,但事情重大他还在犹豫,因此没有即可回答,在紧张地思索。此时,旁边的范七说话了,他说道:“二爷,杨兄,我觉得现在出动太莽撞。成功还好,可是如果廖凯他们先一步回去了我们岂不是扑空!大白天的我们出动这么多人无法隐藏行迹,这会惊动廖凯,后面就不好办了。”
还没等刘诚说话杨六已经醒悟过来,他说道:“还是范老弟思虑周全,是我莽撞了。可是大少爷离开了廖府,这机会确实难得,就算是廖凯经常去矿场谁能保证大少爷总跟着出来呢?”
听着大家说话,刘诚终于想明白了,他说道:“既然知道廖凯经常去矿场,那么路上伏击是好办法,容易得手。至于刘璎是不是能跟着出来不打紧,没有刘璎抓到廖凯也行啊,我们可以逼迫他交出刘璎。”
刘诚这话是下决心实施半路拦截了。
不过听他们这些人说话的意思是不明白为何廖凯会带着刘璎去矿场,刘璎的身份就是廖家的家奴,一个才七岁的小孩为何会被带到矿场呢?这情况他们绝对搞不懂,他们都认为刘璎去矿场是个偶然事件,对于在半路上能解救刘璎也就没把握。
既然已经决定半路上设伏,杨六就说道:“二爷,设伏的地点我总要去看一看,选择哪里更好。今天晚上就去查看,咱们这儿只有小林认识路,所以我和小林两个人就行了。”
刘诚:“好,杨六和小林今晚就去。虽然晚上看不清,但是夜间便于隐蔽,千万不能漏出踪迹。这个村子还是太小了,白天去查看必定惹人注意。就这么办吧。”
现在是四月,是春季,春天少雨,南方有梅雨季节,可是还差一个多月。但是今天入夜就开始下雨了,雨不大,稀稀拉拉的也能把衣服淋湿。
救人的事刻不容缓,不能因为下雨就停止行动,杨六和小林依然准备出发,但是时间要变动,改在黎明前。
今天是4月13日,如果不阴天是有月光的,可惜阴雨天气连星光都没了,漆黑一团没法观察,只能借黎明前的光亮。
他们都早早睡觉了,养足精神,等待黎明前出发。
天下着雨,在现代里可以考虑穿雨衣,可是这个年代里防雨装备简陋,大众化的有雨伞、斗笠和蓑衣。
不是没有雨衣,是很少见。古代没有橡胶,没有塑料,用桐树子油刷在布匹上就是防雨布,做成衣服就是雨衣,也可以做雨伞,用纸做雨伞也是刷桐油。
本来常见的蓑衣,现代人大多没见过了。那是把柔韧的茅草绑在绳子上,一条绳子密集地绑上很多束,绳子往复编织成披风形状,披在身上就叫蓑衣。穿蓑衣就要带斗笠,这是防雨服的标配。
寅正(晨4点到5点),雨水还没停,杨六小林二人穿上蓑衣戴上斗笠,防雨还是不错的,就是笨拙一些。
他们二人出去的早,天色还是一点亮光也没有,村子里都很安静,山野里更没人。
离开码头后半个多时辰他们才走到那条小路上,天也有些光亮了,能见度很勉强。借着微弱的光线他们沿着小路向矿场方向走,边走边看。这是典型的山区地形,路的旁边都是丛林,空地很少,若在林中隐藏几十个人是绝无问题的。需要选择的是:地点便于发动进攻,事后方便撤退;还有一条就是便于兵丁隐藏和休息。
因为预先埋伏就要等待机会,谁也不知道需要等待多久。因为廖凯不是每天必然出现,他不来就只有耐心再等一天。人都需要休息睡觉,更需要吃饭喝水,还需要排泄,隐蔽之地就要维持人们起码的这些活动而不暴露。
他们边看边走,在天色大亮的时候到了小路的终点:矿场。他们在远处悄悄观察,矿场上还不时地冒出烟雾,但是静悄悄的看不到人。看来今天下雨,矿场就要停工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工业装备极落后,没有高大的厂房,高炉等关键设备都是露天的。铸造冷却等工作也都是露天的,高炉都是敞口的,条件过于简陋,在下雨的时候就必须停下来。
为避免行家挑毛病必须说一句:现代的高炉如果不是需要大修,点火以后是不能熄火的。此时的土高炉也没有熄灭,只是停工。
天快亮了,为了避免暴露而引起廖凯警觉,他们即刻返回。在回程中他们选中了一处山坡,山坡较小,到山坡的另一面只有一里地。有山坡挡着视线,便于把更多的人藏在山坡后面,需要出击的时候,距离也不太远。即便建造简易窝棚用于休息也不容易暴露。还有一点,道路的一侧是比较开阔的地形,便于事后撤离。
这个结果基本满意,天也大亮了,他们二人从偏僻之路急速撤回。
道路泥泞,行走艰难,虽说路途不远,可二人也很疲惫。